建興六年春天(公元228),諸葛亮北伐中原,親自率軍攻打祁山。由於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歸降諸葛亮,引起了關中巨大震動。魏明帝曹睿親率大軍坐鎮西安,手下大將張郃與馬謖在街亭交戰。由於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作戰部署,行動失當,被張郃打敗,街亭也丟失了。諸葛亮的大軍退回到漢中以後,諸葛亮處死了馬謖。為此事,諸葛亮還自貶三級,由丞相降為右將軍。在處斬馬謖時,三軍垂淚,諸葛亮也是垂淚而為,這就是有名的典故「揮淚斬馬謖」。
在有些史書記載當中,說馬謖臨刑時,十萬人為他流淚。馬謖下獄時,有人替馬謖求情,諸葛亮沒有答應。後來接替諸葛亮執政的蔣琬來到漢中,對諸葛亮說:「春秋時楚國殺掉大將得臣,然後文公才高興,這是很清楚的事情。現在天下還沒有安定,這個時候殺掉一個有智慧有計謀的人,難道不是太可惜了嗎?」
很明顯,蔣琬的意思是說,馬謖可以不殺。
一個將領由於自己的失誤,使將士的性命白白丟在戰場上,活著的人皆曰可殺,這樣的將領應該殺。而馬謖臨死,有十萬將士為他落淚,可見,不殺馬謖,蜀國軍心不會受到影響。
諸葛亮哭著說:「兵聖孫武所以能夠制勝天下,就在於他用法明確。」
諸葛亮流淚殺掉馬謖,也可見他有痛惜之情。
馬謖死後,諸葛亮給劉禪上了一道奏疏,說「街亭違背軍令的錯誤」,責任在於他「用人不當」。還說「按照《春秋》軍事失利責罰主帥的原則」,他自己承擔全部責任,請求「自貶三級」。
這當中有兩個問題:用人不當和承擔全責。用人不當是說,劉備臨終前曾經叮囑過諸葛亮,說:「馬謖這人言過其實,不可委以重任。」按照蔣琬的說法,這個人是個很好的謀士參謀。諸葛亮讓他帶兵獨當一面,這就是用人不當。承擔全責這個事情說起來有點兒複雜。春秋時期,秦穆公要攻打鄭國,大臣勸阻他,說「勞師襲遠」不可能不走漏消息,這樣很難取得勝利。且奔襲千里,要越過其他國家,沒有後援,一旦出事,就是滅頂之災。秦穆公不聽,還是決定偷襲鄭國。結果秦軍失敗,帶兵將領做了晉國(途經之國)的俘虜,後來在文贏(晉襄公母,秦國女子)的干預下得以釋放回國。按照軍法,秦國的這些將領最低的處罰就是要處死本人,但秦穆公承擔了全責,說一切責任都由自己來負,赦免了這些帶兵將領。而這些將領也不負秦穆公,日後果然奮勇殺敵,打敗了強敵晉國。這可以說是一種擔全責吧!還有的擔全責就是,主帥負領導責任,具體方面的將領負主要責任,就好像是一種倒逼機制。
如果按照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做法,馬謖也可以不殺。
馬謖還有一種可能可以不殺,那就是將馬謖押回成都,讓劉禪來處理。這樣,只要有人出面講情,諸葛亮可以借皇帝之口,赦免馬謖。
但是,諸葛亮卻是「先斬後奏」,殺掉馬謖。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殺掉馬謖呢?當然,我們不是要說馬謖該殺不該殺,馬謖既有敗軍之罪,又有逃軍之罪,殺他有法可依,而是說為什麼要殺。
關鍵在於,馬謖之死,在於他違背了諸葛亮的「調動指揮」(違亮節度),這才是諸葛亮絕對不能容忍的。「節度」一詞很有意思,是部署還是指揮調度?本來,劉備曾經告誡過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不能重用,但諸葛亮還是用了,為什麼?他就是想用新人,樹權威。當時蜀國沒有人了嗎?有。趙雲、鄧芝這些人只能作為偏師疑兵,魏延、吳壹只能是隨軍而行,而馬謖卻得到了這樣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說趙雲老了,那魏延呢?他可是時刻想著能夠擔當的!「諸葛平生唯謹慎」,按照諸葛亮的性格,他也不可能在這樣一場大戰中用生不用熟啊!關鍵在於,以上所說的人都是劉備的「老人」,是在劉備時期就已經成名的人。還有那個李嚴,他是劉備托孤的重臣之一,劉備讓他「統內外軍事」。但劉備死後,像北伐這樣的對外軍事,他能夠「統領」嗎?諸葛亮本來是想讓這個劉備不讓用的「老人」一個機會,讓他成為「新人」,可惜馬謖不但不爭氣,還不聽話,敗了又怎能不死?僅僅從軍事上來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失利需要以馬謖以命來擔責嗎?果真如此,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底也沒有看見過長安,勝利又在哪裡?師出無功,責任又該誰來擔?何況,這次出師,蜀漢攻克了原來屬於魏國的三個郡,街亭失利後,還帶走了一千家百姓回漢中,這也不能算是完敗吧!
在這次北伐中,諸葛亮得到了一個人——姜維。諸葛亮給留守丞相府的人寫信說:「姜伯約……所具有的才能,永南、季常那些人都比不上他。」還說:「姜維在軍事方面非常機智能幹,他既有膽量和義氣,又深深地懂得兵法。」永南就是李邵,和哥哥弟弟一同被稱為「李氏三龍」;季常就是馬謖的哥哥馬良,年少有才名,劉備入蜀,馬良留守荊州,被任命為左將軍掾。出使東吳,為孫權所敬重。就是這樣的兩個人都比不上姜維,可見諸葛亮對姜維是多麼器重。得到了姜維,諸葛亮封他為義將軍,還封他為當陽亭侯。此後更是一路高昇,六年後諸葛亮去世,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並「統帥各路軍馬,加封平襄侯」。
姜維歸蜀時,年齡二十七歲。正是有了這個新生代的懂軍事的姜維,一個不聽話的馬謖兵敗後想活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