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殺魏延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因為性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殺魏延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因為性格

魏延為什麼被殺,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根據三國演義描述,魏延在剛跟隨劉備的時候就遭到了諸葛亮的打壓,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如果不是劉備求情,魏延可能很早就掛了。當然這種說法只是演義,如果諸葛亮一直打壓魏延,以魏延的性格可能早就跑了。

魏延在蜀漢可以說是將才能得到了極大發揮,在跟隨劉備入川的時候被封為牙門將軍,後來劉備得了漢中,更是被封為漢中太守。漢中是什麼地方,熟悉三國的朋友應該有所瞭解,漢中是蜀國的命門。不管是後來的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姜維的九伐中原,都以漢中為根據地,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魏延來鎮守,由此可見蜀漢高層對魏延的重視。

哪怕劉備死後,諸葛亮並沒有把魏延晾一邊,一些重要的任務還是交由魏延來完成。魏延之所以身死其實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諸葛亮活著的時候經常滿腹牢騷,諸葛亮也能感受到魏延的不滿,但是諸葛亮對他就像對待孩子,也能將魏延的才能得到應有的展現。不要說什麼諸葛亮否決了魏延奇襲長安的計劃,這只是戰略上的分歧,並不影響他們以後的合作。

諸葛亮多次北伐安排給魏延的任務對方也能圓滿完成,由此可見魏延雖然有小脾氣,但是在大方向上不會犯錯誤,這也是諸葛亮能夠容忍他的原因。諸葛亮能夠制得住魏延,別人未必能受得了魏延的臭脾氣。蜀漢內部最看不慣魏延的可能就是楊儀了,諸葛亮也經常利用楊儀對魏延進行牽制。

諸葛亮死後進行了一系列安排,有些事情可能對魏延不公平,但也僅是預防措施。如果魏延聽話,那麼諸葛亮的安排也就無法得到落實。魏延最終造成命運悲劇主要還是犯了三個錯誤。錯誤一當然是不聽軍令,諸葛亮死前的命令是撤退,表面上魏延那句「不要因為一人身死而廢國家大事」顯得那麼大公無私,但卻忽略了諸葛亮身死這件事情的影響。

諸葛亮是北伐的最高領導,在軍中享有極高的威望,一旦諸葛亮身死的消息在軍中傳播,到時候別說打仗,軍隊都有可能引起嘩變。魏延的一意孤行說白還是有點格局太小,或許能夠鎮守一方,但是想要做戰略的總指揮還是有點不夠格。錯誤二幼稚的行為,早期魏延和楊儀的爭鬥可能只是僅限於個人,但是魏延不聽軍令並且燒燬棧道,哪怕沒有謀反之心卻也落下了謀反的實證。

錯誤三平時不注重人脈的積累,魏延確實有本事,但是把蜀漢朝廷的人幾乎得罪了個遍。在魏延和楊儀同時告對方謀反的奏折傳到後主劉禪手裡,朝堂上沒有一個人為魏延說情。在眾叛親離的狀況下,迎接魏延命運的只有死在馬岱的刀下。所以說與其說是諸葛亮對魏延的不信任,倒不如說是性格的悲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