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魏五謀臣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看一看。
曹操作為三國時期最大的君主勢力,身邊自然猛將如雲、謀士參謀如雨。其中最主要的謀士參謀則被稱為曹魏五謀臣,這五人分別是: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這五人能在這一干能人智士中脫穎而出,自然有其不凡之處。下面為大家介紹這五人中的小透明---荀攸。
荀攸,字公達,穎川穎陰人。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為曹操的謀主。隨曹操南征北討中獻出很多奇謀妙策。
公元198年,曹操決定征討張繡,荀攸看出時機不對,勸阻曹操,曹操不聽,果然戰敗。曹操征討呂布不利,決定退兵,荀攸勸阻曹操,並獻策水淹下邳,生擒呂布。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荀攸獻策突襲白馬,大破袁軍,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推薦徐晃領兵燒燬袁軍押送的糧草。力勸曹操接納許攸的突襲烏巢之策,成功燒燬袁軍所有糧草物資。張頜、高覽率兵投降,也是荀攸勸說曹洪接受他們的投降。公元203年,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平定北方。公元214年,荀攸從曹操征討孫權的途中去世。
「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這上面兩句就是曹操對荀攸的評價,可見其智謀之高,貢獻之大,在曹操一眾謀臣中僅次於其叔父荀彧。可是如此人物為何在曹魏五謀臣中屬於很少有人提及的小透明呢?本人認為是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
1、羅貫中將他路人化。一部《三國演義》使這個處於漢末至晉初的時代廣為人知,但是也讓處於這個時代的很多風雲人物慘遭誤會。荀攸就屬於其中的一員,他被史書所記載的事跡,在演義中要麼沒有寫出來,要麼被冠在了關羽和郭嘉的頭上。試問,誰會對書中的一個路人感興趣呢?
2、荀攸自身原因。荀攸為人嚴謹低調,沒有做過出格的事情,出謀劃策也大多是在私底下和曹操交流,導致被記載的事跡較少,沒有什麼噱頭。比如人們一提到歷史上毒計禍國的人,都會想到賈詡吧。而荀攸身上並沒什麼值得傳誦的地方。
3、來自好基友鍾繇的巨坑。荀攸從征前後設有奇策十二計,只有鍾繇一人知道。巡遊去世後,鍾繇就開始整理荀攸的計策,結果就這麼整理了16年,整到自己嗝屁了都沒有整理好,導致後世無人知曉。若是這十二奇策能問世,那麼前面兩個原因根本阻止不了荀攸這個名字為後世傳誦。
以上資料參考來源《三國誌》、《三國演義》、《隋高祖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