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縱觀曹操一生,他是由不自覺到自覺,在一條通向帝王的道路上一步步走著的。但一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他也沒有稱帝。
他不是沒有雄才偉略,也不缺少堅甲利兵,而且魏晉是個「家家欲為帝王,人人欲為公侯」的時代,他因何不稱帝呢?從各方面情況加以分析,就發覺曹操真不愧為一代奸雄,儘管在為自己的後代謀取帝位做好了各種準備,但他自己卻始終不邁出這一步。他是權衡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才放棄了稱帝的想法的。
首先,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增加攻擊的口實,無法保住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使自己陷入被動。曹操一生中,內部的反對和反叛主要發生在他當魏公、魏王之後,這就很能說明問題。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十分必要。
其次,至少自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開始,曹操一再「自明本志」,為別人說自己的「不遜之志」作辯解,食言而肥,會損害自己的聲譽名節。
第三,曹操也是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也就不重要了。而且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歲,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不願再背上罵名。所以,直到臨終時,曹操也沒有代漢稱帝,而以「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自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