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天不休,眾所周知,身處一個戰亂的年代,擁有一身武藝,何況如果是跟對了人,那麼就很容易在那個年代建功立業,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三國曹操這邊的五子良將-張郃,張郃的一生可算是兢兢業業,傭兵多變,善謀略,可以很好的根據地形安營紮寨,在曹操軍營這邊算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領,也是三國中曹魏軍中在位最久而且軍威最勝的一個存在。張郃的一生跟隨的上司都挺尷尬的,就連自己的被殺也和自己的上司的獨斷專行有關。
跟隨袁紹,展露頭角
早些年間,張郃跟隨的領導有些多,從黃巾起義到韓馥,然後袁紹攻打韓馥城破跟隨袁紹,最後投靠曹操,可就在跟隨曹操之前,張郃在袁紹那裡就已經功名赫赫了,雖然頭頂上有顏良文丑,但是也蓋不住張郃闖出自己的一塊天地,在袁紹因為攻打公孫瓚的獲了不少的功勞,並因此還被升為中郎將。
官渡之戰,投靠明主曹操
就在官渡之戰的時候,就是這場戰爭就顯現了張郃的軍事才能,荀攸當時已經半路投靠曹操了,並且獻計偷襲袁紹的糧草,而且袁紹這個人決策能力不咋地,然後遇事情經常猶豫,張郃原本的建議是援助烏巢糧草,防止曹操偷襲,導致大軍失敗,可袁紹根本就沒有理會他,而是聽取了謀士參謀郭圖的建議,直接進攻曹操的大本營,沒有辦法,張郃、高覽率領重兵攻打曹操大本營,此時守衛曹營的是曹洪和荀攸,張郃沒攻下來,同時袁紹大軍的糧草也被燒了,此時的郭圖自己的計策失敗害怕袁紹怪罪下來,於是向袁紹誣陷他說:「我們大軍失敗了張郃很高興,而且說您的壞話」,這話讓此時此刻的袁紹聽了那是大動肝火。
於是張郃就轉眼投靠到了曹操的陣營。曹操回營之後,聽說了很高興的不得了,便說:「你可是我的韓信啊」。自從跟隨了曹操,就開始各地去跑業務,取鄴城,攻袁譚,圍雍奴討伐管承那可是一刻都沒閒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同時在白狼山那場戰爭中,受張遼指揮,大破烏桓。因此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平狄將軍。
威震蜀漢,街亭大捷
給大家分享個小故事,其實張郃的戰鬥實力一點都不低,都能讓劉備這邊自諸葛以下都怕他,想想也就知道,張郃這老小子,算得上打遍蜀漢無敵手,甚至連劉備都有點害怕他的勇猛。也就在公元218年劉備攻打漢中,此時守衛漢中的是夏侯淵、張郃、徐晃。夏侯淵被殺,但結果劉備卻說,張郃才是我們的主要障礙,得把他殺掉,張郃這邊因為戰爭的失利,同敗軍退守陽平,於是眾人推舉張郃收攬士兵,出任主帥,穩定軍心。後屯兵陳倉對峙劉備。
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也就是到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章節,馬謖紙上談兵,馬謖依靠險要的地形安營紮寨而並沒有拿下山下面的城池,張郃開始圍困馬謖,斷糧斷水,然後大敗馬謖,不得不說張郃的用兵和軍事才能,這一仗直接導致了諸葛亮北伐失敗。張郃善於分析敵情,懂得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地形進行戰術佈置,也就是臨機應變的能力很突出,有一次諸葛亮孤軍深入進攻陳倉,張郃料定因為距離太遠,諸葛亮不可能帶很多的糧草,果然沒出幾日,諸葛亮就撤回成都了。
奈何領導無能,最終身亡
其實一個人運氣差喝涼水都塞牙,就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退回祁山,可司馬懿卻執意讓張郃追擊諸葛亮,張郃原本看得出來,真實諸葛亮的計謀,但是軍令難為,沒辦法就在張郃追擊到了木門谷,亂箭齊發,就是這樣,張郃中箭身亡,一代英雄就此謝幕。其實很多情況下張郃幾乎是看到結果的,幾乎料敵於先,但是結果總是被自己的上司所干擾,也就導致後面的深受害死。
看多《三國演義》的都清楚,到了曹魏的後期的時候,五子良將幾乎差不多就凋零了,只剩下司馬懿一方和為數不多的忠誠於曹魏的將領,張郃算的上是僅存的一個,這裡面不排除張郃是被司馬懿所趁機謀殺的結果,當時在軍隊中如果說司馬懿排第一,張郃鐵定排在了第二位,如果司馬懿此時想要獲得更高的權利,張郃無疑是個絆腳石,因為就在軍中的實力來說,張郃的存在肯定能拉攏那些忠誠於曹魏的人,但是此人一除,司馬懿在軍中便沒有人能夠攔得住他,筆者猜測張郃的犧牲一定是最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