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在袁紹手下不出名,投奔曹操後為何知名度就高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張郃在袁紹手下不出名,投奔曹操後為何知名度就高了?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郃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我們都知道,張遼在投奔曹操之前,曾是呂布的麾下,但是在投奔曹操後,大殺四方,終成一代著名將領的他,在呂布麾下時僅是一個小透明,毫不起眼。而張郃在投奔曹操之前,曾在袁紹麾下效力,也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更沒有多大的名聲。張遼的經歷,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畢竟呂布是一個多疑的人,就連高順,他都知忠不用,張遼被埋沒,在情理之中。那麼張郃在袁紹麾下,為什麼沒能像顏良、文丑那樣,受到重用呢?

官渡之戰的時候,顏良率大軍包圍白馬;之後顏良陣亡,文丑率數萬大軍於延津追擊曹操,由此可知,他們在袁紹眼中,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然而顏良於萬軍之中,被關羽秒殺;文丑則被曹操一個簡單的計謀,殺死在了亂軍之中。相較之下,倒是張郃的能力,更加出眾,畢竟漢中爭奪戰的時候,面對劉備的突擊,他「率親搏戰,備不能克」;之後又曾識破過諸葛亮的埋伏,可謂智勇雙全,不同於顏良文丑,只會逞匹夫之勇。

那麼袁紹為什麼會重用顏良、文丑,卻導致了張郃被埋沒呢?對於這個問題,三國網小編有以下幾點猜想。

一、袁紹缺乏知人之明

袁紹作為漢末諸侯之一,不但出身高,還有足夠的野心,年輕的時候,也能夠放下架下,與他人結交,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追隨和效忠。但是論知人之明,他要比曹操、劉備等人差得遠。顏良、文丑都以驍勇著稱,但是張郃比起他們,大約要內斂一些,因此袁紹更重視前兩者,沒有重用張郃。

二、袁紹外寬內忌

另外,就算袁紹看出了張郃的才能,也不一定會重用,畢竟他是一個「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的人。這一點,從他麾下頂尖謀士參謀田豐和沮授的待遇,便可以看出。因此,張郃很可能因為能力過於出眾,受到了袁紹的猜忌,畢竟袁紹入主冀州之前,張郃就曾勸韓馥,不要輕易讓位給袁紹;官渡之戰的時候,他也曾一語道破了,放棄救援烏巢,轉而攻打曹營的不可行性。

三、張郃的降將身份

當然了,張郃的降將身份,大約也是袁紹不肯完全信任他,對他委以重任的原因之一。畢竟張郃原本是韓馥的麾下,在袁紹想要奪冀州的時候,他曾反對韓馥讓賢,後來袁紹入主冀州,他才選擇了投誠。這種情況下,如果換作是曹操、劉備,甚至孫權,都有可能不計前嫌,但是袁紹這樣多疑,又常懷猜忌之心的人,則很難對張郃完全放心。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張郃是一代著名將領,投奔曹操後,曾讓諸葛亮和劉備忌憚,在袁紹麾下時,卻沒能受到重用,不是因為他在袁紹麾下時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他不是袁紹的嫡系部隊,袁紹本身又比較多疑,而且缺乏知人之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