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夏侯玄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知道司馬懿在對發動政變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選擇了旁觀的,就是兩邊都不幫的做牆頭草。其中手握兵權的夏侯玄就是這樣的,夏侯玄在是曹爽的表親,曹爽姑姑的兒子算起來也是皇親國戚了。可是在司馬懿對曹爽發動進攻的時候,對同為親戚的曹爽動手的時候,夏侯玄為什麼一點作為都沒有呢?
首先就是曹爽,我們知道曹爽在司馬懿對其發動進攻的時候,他自己都是沒有想好該咋整的,他在面對謀士參謀們提的意見,他也是在猶猶豫豫的,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你說老大都沒有動,夏侯玄一個小弟能怎麼辦?自己去貿然行動成功了,得不到曹爽的賞識,說不好還會受曹爽的猜忌。多少的能人都是因為類似的事情自己貿然行動,然後被主公皇上記在了心理,當時對其是一番嘉獎。當時沒過多久就是人頭落地。那麼如果說失敗了也是必死無疑的,因為司馬懿本來發動的就是兵變,失敗了無疑是死路一條。所以說此時的夏侯玄也是沒有什麼辦法去有什麼動作的,他也是不敢出手。
再就是僅憑他的能力去對抗司馬懿無疑是螳臂擋軍,他只是一個個剛剛從邊關掉回來的戍衛將領。他在長安能有多少的兵權,有也是極少的,如果說他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夏侯玄是無論無何都是不敢出手的。而且當時的朝中的大部分官員都是倒向司馬懿的,特別是那些大家族,讓夏侯玄一點去抵抗司馬懿的底氣都沒有。
而且夏侯玄不出手其實也是為了國家考慮。當時曹爽在朝中仗著自己有權有勢,就肆意的欺壓官員,讓不少的官員對其是恨之入骨,都希望除掉曹爽。像曹爽這樣的在朝中掌權對國家的危害還是比較的大的,相反司馬懿則不同。別的不說他在管理國家大事上面比曹爽不知道強多少。所以他的心裡其實還是希望魏國有一個有能力的人來帶領皇帝,領導國家的。這也是為什麼夏侯玄不願意出手的原因之一了。
還有就是夏侯玄不希望看到長安再次的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長安在經過了董卓、呂布等幾代諸侯的燒殺搶奪之後好不容易才恢復過來,現在夏侯玄出兵與司馬懿抗衡無疑又將在長安城掀起一場大戰,而這一切都是夏侯玄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他一直是忍著不出手。
還有就是夏侯玄是一個名士,他被稱之為「四聰」,三國時期的名士我們都知道他們是講面子的,遇到什麼事都是不能亂的,亂了還叫名士嗎?當然不叫!所以在司馬懿剛開始動手時候,夏侯玄故作鎮定,按兵不動,到後來曹爽已經是有意投降了,他也就沒有什麼出手的理由了,於是就也沒有出手。
當然除了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當然還有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家人了。當時的不少的官員選擇按兵不動就是希望無論是那邊獲得勝利,自己的好處都不會少。雖然夏侯玄有些特殊,肯定是曹爽獲勝對自己有好處。但是他也知道曹爽的勝面其實遠大於司馬懿,只要曹爽想要贏,他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贏,而且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的幫忙。但是曹爽如果有別的想法,他就算是幫了忙也是白幫,還會讓自己跟司馬懿的關係越來越僵,這對自己和自己家族的未來無疑都是十分的不利的,所以說在曹爽出手之前,他是斷然不能出手的。
所以說綜上所訴,夏侯玄無論是出自哪個方面的考慮他都是不敢貿然出手的,就算是曹爽對其有知遇之恩,自己還是曹爽的親戚而且自己和司馬懿的關係還不好的情況下,夏侯玄出於自己對曹爽的瞭解,和對大局的判斷他是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貿然的出手的。而他出手的關鍵其實還事在曹爽,只要是曹爽出手了,哪怕是下個命令他都是會出手的,但是曹爽一直是態度不明,猶猶豫豫這讓夏侯玄並不好出手。而且憑借夏侯玄在朝中的威望,就算是司馬懿獲得最後的勝利,他只要在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時候,沒有跳出來公開與其作對,司馬懿不僅不會殺他,他的官職待遇福利都是不會少的,最多就是被架空而已。所以說夏侯玄是權衡了各個方面的,想到了各種的結果的才決定按兵不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