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後真的可以睜眼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死人有沒有可能再一次「睜」開眼睛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眼睛附近的神經還沒有死的話,倒是有可能再一次「睜」開眼睛。當然這也只是神經反應的作用。我們應該也聽說過砍樹砍出血的傳聞,但是真正見過的人卻非常少。至於是不是真有此事,還真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死後睜眼」、「曹操砍樹流血」,肯定是迷信的說法。
我之前就說過,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明清小說,帶有很大的「宿命色彩」。其實所謂的「宿命」在一定程度上也屬於迷信。不少明清小說,其實都帶有一定神話、迷信色彩。別的不說,就以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為例來說,兩部小說中出現了大量神話和迷信色彩。比如《水滸傳》不少人物都擁有法術,入雲龍公孫勝、高廉等人都是法術高手。神行太保戴宗能夠日行千里也是依靠法術,李逵也曾經被法術戲弄。張順魂斷湧金門之後,他的魂魄曾經在水裡飄蕩,最後被西湖龍宮收為金華太保,成了水中之神。最後張順的魂魄附在了張橫的肉身上,殺死了方臘之子方天定。法術和魂魄附在肉身上自然都是迷信的說法。《水滸傳》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國演義》中也有多處體現了法術、「還魂」。比如,孫策在史書中死於謀殺,而在《三國演義》中則是被於吉活活「拖」死。諸葛亮征南蠻和七星燈其實也都是「迷信」的體現。無論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民間,關羽都是一個已經被神化的人物。關羽之死又充滿了悲壯色彩,所以民間不少老百姓很難接受關羽已經去世的事實。久而久之便流傳不少關羽還魂顯聖的故事,羅貫中把這些故事寫入《三國演義》,一點也不奇怪。
《三國演義》中,關羽去世之後曾經多次顯聖。《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洛陽城曹操感神。羅貫中用一整章內容書寫關羽還魂顯聖。在這一章中,關羽曾經五次顯聖。
第一次,王甫問周倉:「昨夜夢見主公渾身血污,立於前;急問之,忽然驚覺。不知主何吉凶?」正說間,忽報吳兵在城下,將關公父子首級招安。
第二次,關公一魂不散,蕩蕩悠悠,直至一處,乃荊門州當陽縣一座山,名為玉泉山。關羽在玉泉山上,索要頭顱,在普淨禪師的開導之下方才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後往往於玉泉山顯聖護民,鄉人感其德,就於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
第三次、在孫權的慶功宴上,關羽的魂魄附在呂蒙身上,然後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孫權為「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關羽罵完之後,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第四次、孫權為了把殺死關羽的「鍋」甩給曹操,所以把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曹操見到關羽的頭顱之後非常開心,笑著說:「雲長公別來無恙!」曹操的話還沒有說完,關羽便口開目動,鬚髮皆張。一下子嚇破了曹操的膽,曹操過了很久才醒來。後來曹操在洛陽厚葬了關羽。
第五次、當時遠在成都的劉備並不知道關羽已經去世。一天夜裡,劉備在室內看書的時候看到了關羽的人影,劉備便問:「賢弟別來無恙!夜深至此,必有大故。吾與汝情同骨肉,因何迴避?」關羽便哭著告訴劉備說:「願兄起兵,以雪弟恨!」說完之後,關羽的魂魄便飄然不見。
除了第七十七回的五次顯聖之外,關羽還曾經多次顯聖。比如劉備東征的時候,關羽曾經顯聖幫助關興斬殺仇人潘璋。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關羽曾經顯聖解救了關興。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羽已經逐漸被神化。中國古代很少有人能像關羽那樣做為一個失敗者如此被後人尊重。但是細想起來,真的有可能出現死人頭睜著眼睛說話的情況嗎?肯定不可能出現,所以這絕對是迷信。
曹操被關羽「口開目動,鬚髮皆張」嚇了一次之後,便整天神神叨叨覺得洛陽舊宮殿裡面「不乾淨」,於是想修建一座新宮殿。後來發現宮殿少了一顆最大的頂樑柱,於是曹操便令人砍伐躍龍祠傍邊的一株大梨樹。這棵大梨樹高達十餘丈,亭亭如華蓋,直侵雲漢。曹操派去砍樹的人,始終無法動這棵樹分毫,於是曹操決定親自去砍這棵樹。當時有老人勸諫曹操說:「此樹已數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但是曹操還是拔出佩劍親自砍之,錚然有聲,血濺滿身。曹操回到宮內之後,便似睡似醒間看見一個人,指著曹操大罵說:「吾乃梨樹之神也。汝蓋建始殿,意欲篡逆,卻來伐吾神木!吾知汝數盡, 特來殺汝!」此後,曹操的頭痛病便開始加重。曹操尋遍了良醫問藥也沒有多少效果。曹操又不相信華佗可以開頭治病,殺死了華佗。華佗被殺死之後,沒有多久曹操的病情便更重,最後曹操死於頭痛。
《三國演義》的這段描寫明顯帶有一定「迷信」色彩,即使是幾百年的老樹也不可能住著仙人,曹操砍伐古樹也不可能「流血」。
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經常摻雜一些「迷信」色彩。有時候羅貫中利用這些「迷信」的成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也有時候利用這些「迷信」的情節解釋一些事情。做為讀者看看就好了,還是要本著無神的觀點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