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後歸降與曹操麾下,最終被關羽斬殺。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三國網小編一起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在「襄樊會戰」中,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乘船攻破樊城,生擒曹操大將於禁和龐德,於禁被關羽招降,龐德不降而被斬殺。
當前線戰報傳許昌後,曹操看完陣亡名單就哭了,據《三國誌·魏書·龐德傳》記載:「太祖聞而悲之,為之流涕。」
曹操為何會大哭?要知道,曹操的一生可不像劉備,就喜歡哭,充分利用哭的機會賺足各種機會。
何況,在當年春天「定軍山之戰」中,曹操的心腹大將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曹操也沒有表露出多大的悲傷來。曹操手下戰將千員,每次打仗都會出現有戰將陣亡的時候,也沒見他哭過幾次。
曹操長子曹昂在宛城中為了保護曹操而陣亡,事後曹操也流淚了,但那不是流給曹昂的,而是給他的貼身護衛典韋流的淚。
小小年紀就懂得稱大象重量的那個曹沖夭折時,曹操也悲傷地流過淚,其他時候,曹操還真很少流淚。
那麼,為什麼龐德被關羽斬殺後,曹操會這麼悲傷地流淚呢?
先來看看龐德生前的經歷:龐德原為割據於涼州的馬騰麾下武將,在隨馬騰四處征戰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勇冠三軍。馬騰被曹操征為衛尉入京後,龐德歸屬馬騰之子馬超。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敗後,龐德隨其一起投靠漢中張魯,而後馬超歸降劉備,龐德仍留在張魯麾下。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漢中,龐德隨眾投降於曹操麾下,龐德被曹操拜為立義將軍,封為關門亭侯,
龐德雖然勇冠三軍,但鑒於他前期複雜的經歷,生性多疑的曹操,對龐德並沒有完全的信任,從龐德歸降後的這三年時間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曹操在這幾年裡都幹了些什麼?他一點也沒閒著:
建安二十一年,主要以篡政為主,在三次半推半就之後,終於領封魏王;建安二十二年二月,帶著夏侯惇、曹仁、張遼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冬十月,派曹洪在下辨駐紮與張飛、馬超對持;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派曹洪攻打吳蘭鮮卑聯軍,四月派曹彰攻打烏桓,七月親征劉備。
在這一系列的戰鬥中,都沒有龐德這位勇將,對於一位以戰鬥為人生的武將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極度的不信任。
假如把龐德比作現在的足球明星梅西、C羅,你球技再高,在國家隊和俱樂部隊裡,就是不讓你上場,只是坐在板凳上看別的隊友上場表演,其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曹仁防守的襄樊遭到關羽的猛攻,告急文書連續傳來時,曹操也許想的是冷藏龐德夠三年了,該是用用龐德,看他的表現了,龐德這才有了出場表演的機會。
即使龐德終於有了出征的機會,但他還是受到樊城諸將的懷疑,因為龐德之兄龐柔在漢中效力於劉備,因此,前線諸將對龐德頗有猜疑。
對此,龐德常與眾人說:「我身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親身自擊關羽。今年我不殺他,他亦必殺我。」
可以這麼說,此次出征,龐德是在曹營中的首秀,他面對剛剛「威震華夏」的超一流戰將關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到的樊城前線戰場,所以才說出「今年我不殺他,他亦必殺我」的話來。
關羽水淹樊城後,龐德被甲持弓,箭不虛發。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關羽,盡被龐德收斬。龐德自凌晨力戰至中午,關羽攻勢漸急,箭矢用盡,雙方短兵接戰。
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征戰了大半輩子的龐德對督將成何說出了一句感人動心的話:「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三國誌·龐德傳》)
關中良將,隴上壯士,今日一死,壯烈千載。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龐德乘的小船翻了,在水中被關羽的水軍活捉,關羽欲招降,龐德大罵:「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關羽所殺。
龐德寧死不屈,而曹操更為信任器重的於禁卻選擇投降了關羽,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難怪曹操得知於禁投降的消息後,長歎了一句:「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想想自己先前是多麼的不信任龐德,而龐德卻能寧死不降,在這巨大的對比之下,曹操的內心也絕對受到了譴責,難怪他會「聞而悲之,為之流涕」。
曹操除了掉眼淚外,還把龐德的兩個兒子封為列侯。曹丕稱帝后,還給龐德追賜了「壯侯」的謚號,並把龐德的四個兒子都封為關內侯。
龐德的死是異常感人的,如此壯烈,使他在後來都被看作是忠義的化身,一個武將能喊出「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這樣擲地有聲的話來,無疑會讓後人生出無限的欽佩,正所謂「文死諫,武死戰」,悲情的龐德做出一個將軍戰死沙場的表率。
44年後,龐德的兒子龐會跟隨魏將鍾會、鄧艾討伐蜀漢,蜀破後,盡滅關氏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