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古時候的某一個朝代,如果你恰好有機會坐上皇帝的位置,如果你有實力一統天下,你會不會心動呢?當然這只是個設想,但是在三國時期有人能夠一統天下卻沒做皇上,他們是誰呢?
曹操
曹操統一北部中國與「攜天子以令諸侯」 分不開的。但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戰役以後,三足鼎立勢力平衡的時候,要漢獻帝劉協實際上沒有用了。實際上,曹操自迎獻帝起,就在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逐步完成了通向帝王道路的一切準備。他控制了一切朝政大權,享受帝王依仗,並且設曹丕為世子實現權力世襲,代漢之心昭然若揭。那他為什麼沒有稱帝呢?
第一,沒必要。曹操是很實際的人,帝王能夠享受的東西,他都得到了,皇帝對他來說僅僅是個名號。再說,襄樊之戰時他已65歲,沒必要再追求虛名。
第二,為了曹丕登基順利。曹操一生最服周文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願為周文王」,要知道周文王的兒子是稱帝的,也就是暗示兒子代漢自立。再說曹丕上位需要分封以獲天下擁戴,這種好事就留給兒子做了。
第三,政治形勢需要。曹劉孫三家打了那麼多年,都是在漢家旗號下的,雖然都想稱帝,但是沒人先行動。如果曹操自立,勢必引來天下擁漢派的反對,政治上陷於被動。從曹操一生看,陞官的時候,總有一些漢家忠臣反對。
第四,為了自己的名節。曹操一再強調自己沒有代漢意圖,並且反覆說了很多年,他要兌現自己的承諾。
諸葛亮
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開始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努力,東和孫權,南撫夷越,內修政理,政績斐然。這時內外部都有流言,說諸葛亮有不臣之心。雖然劉備遺言「君可自取」存疑,但是劉禪才能不足卻是實情,諸葛亮真要自立也不是沒有可能。而且,從劉備之後的蜀漢政局看,諸葛亮確實大權獨攬,流傳千古的《後出師表》,滿篇都是教導劉禪之意,就像老師教訓孩子,一點沒給劉禪面子。
第一,為個人清譽。諸葛亮後世被稱為千古完人,道德楷模,而且作為文人最重清譽。他承劉備知遇之恩,又得受白帝城托孤之重,打著繼承先帝遺志、恢復漢室江山的旗幟,如果自己稱帝,可能會眾叛親離、身敗名裂,要知道,這件事即便是曹操都不敢做。再說,亂世之中能稱帝的都是梟雄,很少有文人成事的。冒著那麼大的風險,不如去做萬人敬仰的聖人了。再說,他與劉禪相處也不錯,可以按照自己意願辦事。
第二,沒有能力稱帝。蜀漢的立國基礎最為薄弱,也最不穩固。從外部環境說,魏吳強敵環伺,西邊、南邊的少數民族隨時反叛。內部來說,政治班子裡,有荊州集團、東州勢力(劉璋舊部)、本土勢力,三方明爭暗鬥,政權不穩。後來,鍾會鄧艾兩路伐蜀,蜀漢內部的軍事力量竟然不足以打敗鄧艾的幾千偏師,益州本土官僚以及百姓都是主張投降的,他們不願為蜀漢政府賣命。從此可以看出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苦心,他轉移國內矛盾,以攻為守,反而使得政權穩固。如果諸葛亮貿然稱帝,蜀漢陷入混亂,折騰一番之後,即便成功也會元氣大傷,亡於魏吳只是時間問題了。
第三,是繼位人問題。諸葛亮只有諸葛瞻一個兒子,諸葛亮五丈原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諸葛亮曾說「瞻今已8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實際上對諸葛瞻是不看好的。政治人物的功業要順利傳承,沒有龐大的家族子弟基礎,即便謀得皇位,也難以延續。
司馬昭
司馬昭的父親是司馬懿,兒子是代魏自立的司馬炎,加在中間名氣不是很大,可能出名的就是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家族是三國亂世最終的贏家。司馬懿老謀深算,一生被曹操視為隱患而不得志,用五十年的時候來證明自己是忠臣,最後反而奪了魏國的江山,幾乎是魏代漢的翻版。司馬昭繼承司馬懿執掌朝政,頗似當年曹丕,那麼司馬昭為什麼沒有稱帝呢?
第一,政局不穩。司馬懿在公元249年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曹魏政權,一直忙於平定內亂,鞏固政權。諸葛亮死後,蜀漢風雨飄搖,但是司馬懿並不急著伐蜀,而是處理自己奪權的後遺症。251年司馬懿就去世了。後來,曹氏忠臣王凌、文欽、諸葛誕等背反司馬氏,司馬昭忙著到處滅火,甚至不惜弒君,導致大亂,夏侯家族甚至投靠蜀漢。司馬氏在曹魏崛起的時間並不長,根基不深,如果司馬昭匆匆稱帝,眾心不服而生亂,甚至引來吳蜀入侵。
第二,時機不成熟。司馬懿之後所選繼位人是司馬師。直到255年,司馬師死後,他才執掌政權,「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輔政,劍履上殿」。他其實政績頗為顯著,能力也是很強的,256年壽春之戰,平定文欽、諸葛誕,他以少勝多。263年派鍾會鄧艾平蜀,蜀漢迅速滅亡。但是因為他的部下殺掉高貴鄉公曹髦,名聲始終不好,需要進一步鞏固的。然而,天不予壽,司馬昭只活了54歲,未能鞏固登基條件就撒手歸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