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徐晃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他從軍幾十年,參加過眾多戰役,經常能夠在重要時刻得到曹操的信賴,是曹操最得力的將軍之一,魏國的開國功臣。
他年輕的時候在將軍楊奉手下任職,在此期間,就曾對發生的許多大事為楊奉提出建議。
他投靠曹操後,甚得曹操衣缽,被曹操稱讚為:「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他就是曹操口中的徐將軍——徐晃。
那麼為什麼徐晃能得到曹操那麼高的評價呢?主要是因為徐晃為人沉著,深得曹操的欣賞。
01沉著來自人的自信
沉著,並不是在困難來臨的時候默默承受,而是要穩定自己的情緒,集中自己的精神,這樣才不會感到不知所措。正如於丹說過的:「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在三國初期,先是黃巾起義,又有諸侯討伐董卓,接著是郭汜、李傕的對戰。徐晃在經歷過許多事情後,逐漸沉著了起來。
董卓死後,漢獻帝劉協被郭汜和李傕所掌控,
徐晃勸諫楊奉保護漢獻帝劉協去洛陽,在去洛陽途中,兩人便因此得到漢獻帝劉協的封賞。
不久,曹操來把漢獻帝劉協接到許昌,徐晃建議楊奉投靠曹操,楊奉本來答應了,後來又反悔讓曹操給滅了,不過徐晃則在此歸順了曹操。
徐晃在加入曹操後,便被授予兵權,讓其所管轄平定各地存在的亂軍。
事實可以看到,徐晃的選擇是很明智的。他曾經就說過,古代的人經常歎息自己找不到賢明的主公,現在我遇到了,也自然應當報效主公。
徐晃跟隨曹操征戰幾十年,經常能夠在重要地方發揮關鍵性的作用,為魏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後人們稱之為「五良將之一」。
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冷靜思考,一個好的開始需要做出一個好的選擇。
如果說人生像是一條船,那麼沉著冷靜就像是兩條漿,可以讓我們在遇到風雨的時候,把握好方向,從而不迷失自我。
02沉著來自於平靜地應付問題
狄更斯說過:「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冷靜、沉著。」我們要平靜的去應對發生的事情。
曹操對抗袁紹的時候,曾因糧草問題十分頭疼。許攸前來告訴了曹操糧食的事情,表示如果燒燬了袁紹的糧食,袁紹自然會撤軍,不過這是個非常困難的任務。
在荀攸向曹操推薦了徐晃之後,曹操便派遣徐晃前去攻打袁紹的糧草。
雖然雙方人數相差眾多,再加上這邊糧草不足,士兵多有怨言。但是徐晃並沒有因此感到煩躁。他通過小心觀察,找到了敵軍的行軍規律。
於是在一處比較容易襲擊的地方,趁敵人休息的時候,率領騎兵突然進攻,還吩咐士兵不要戀戰,而是要四處放火。
就這樣,袁紹的糧草被成功截獲並燒燬了。
沒有那麼不得了的事情,如果眼前出現了一個問題,那麼在另一處也會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沉著的心態是找到這個辦法的開始。
03沉著可以讓人看得更加深遠
冰心寫過:「冷靜的心在任何環境裡都能建立了更深徽的世界。」
袁紹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為了爭位而相互攻擊,曹操也帶兵前來討伐。但是,袁紹的部下均堅守城池,奮力抵抗,使得戰鬥很難向前推進。
此時徐晃向曹操提議,不如招降一座城池,並幫助修繕城池。這樣一來,其他的城池在看到後,就都會歸順過來,到時候也快更快取得翼州。
在採取了徐晃的建議後,又將消息傳播開來,很快隨著軍隊的行進,很多城池都歸降了。
曹操消滅袁紹的剩餘力量,奪取翼州,徐晃的這一條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古龍說過:「這就是人類的劣根性,當他們的敵人越鎮定時,他們自己就越不鎮定。」徐晃在面對敵人的時候,往往能夠保持足夠的冷靜,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我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也應該要這樣,需要沉著冷靜,這樣才能讓人保持清醒,避免錯誤、能夠有條不紊,找到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