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逝世後,蜀漢的政治中心在哪裡?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逝世後,蜀漢的政治中心在哪裡?

劉備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季漢的英雄們已經做到極致了,最終的敗落是死結,時代和大勢決定了他們不能成功劉禪繼位的時候大概16/17歲,在這之前就是個孩子,劉備還活著的情況下,小孩子是沒有辦法參與政治的,甚至在繼位之後、冠禮之前,都是沒資格去掌握朝政的,只能靠相父孔明大人。別問為什麼,這是潛規則,你的年齡不足以讓別人信服,所能決定也只有小事;像荊州軍團誰來帶,上庸太守該派誰,夷陵之戰打不打,這都是要命且基本上無法改變的問題,絕對不能參言的。

其次,蜀漢除了宦官基本沒奸臣,除了天時不行要啥有啥。內部官僚隊伍對比曹魏和孫吳簡直是忠心耿耿且實力不錯。所以說諸葛亮在世聽諸葛亮的;姜維、蔣琬、費禕都是忠臣;稍微帶點腦子聽聽大臣的建議就不會翻車,特別是北伐節奏要適度。同時,趁著諸葛亮還活著快點把科舉制度這個制度設計出來,這樣能保證這批忠臣百年後他們的後代不會變成第二個司馬氏。還應該把兒子們派到地方上當縣令,一方面歷練一下,另一方面瞭解基層情況和民間疾苦。

我覺得劉禪的投降如果非要找諸葛的原因,就是沒有培養劉禪實戰經驗過早投降,也沒有翻盤能力。但是親征風險太大,不能怪諸葛。現在開了上帝視角肯定要把統率武力智力刷上去,前期就分諸葛權把政治刷上去。如果玩砸了國力消耗過重,恢復不過來被反推,還是天不佑炎漢啊。價值觀要從苟存亂世改成恢復漢室的崇高理想,才能發揮最大能量。劉禪的政治環境,無疑相當良好的,蜀國沒過於強大到撼動中央的組織團體,並且存在皇權堅定的擁護群眾,這讓這種同化式建黨,不容易受到集體性反對,可行性還是可以的。

並且讓原先的頑固分子,使不上力氣來反對你,衝突會少的多。其實東吳和蜀漢相似,有天險為屏障,易守難攻。但這難攻,對魏來說是難,對蜀來說亦是難。被困在益州,沒有戰略回轉的空間,攻不出去,早晚被魏困死。想要逆襲,戰略上就兩點,一是立足荊州,把益州作為後方,二是長期交好吳國,共同抗魏。內政上固然有改進的餘地,其實不是主要的。魏蜀吳第一代國君去後,國內政局都開始混亂,誰也沒比誰好多少。劉禪在位那麼多年,從蔣,費等人的權力分配處理和幾次重大問題決策上,至少執政不低於平均水平,真要穿越。

我不覺得會有很多人有資格比劉禪做的好,是諸葛亮的表現擺在那裡顯得劉禪弱一些,但是諸葛亮治軍理政幾千年獨一份的存在。我知道很多人會不服氣,覺得諸葛亮不會打仗劉禪闇弱,在敵占區離自己的補給基地一千里,進能攻退能守,正面對抗不吃虧,撤軍不崩潰,就那麼幾萬兵力的本錢,自己死後,軍政體系仍然能支撐繼承者繼續攻擊姿態,少數高光時刻甚至打出逆襲的機會。

劉備死後,蜀漢的政治中心就一直在諸葛亮府而不是皇宮,通過南伐孟獲,北伐征魏,搞死李豐,所有的軍事力量都被諸葛亮府控制了。你的想法即使再好,你也沒有人去實施,即使諸葛亮府認為你的想法很好,實施政策者也是諸葛亮府的人,最後名聲也是歸到諸葛亮府頭上。蜀國那些軍隊看起來沒多強,其實人民已經超負荷了,情況是平均每三個人就要養活一個軍人。你要開鐵礦,就要繼續加重徭役,而且還要培養完整的產業鏈,代價不小。而且你怎麼說服非劉備舊部的官員,他們不服自己地位低很久了,全靠諸葛亮用戰爭轉移注意力。

最後,蜀漢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弱小了,整個蜀國人口估計不到魏的十分之一。對於劉禪,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國力,恢復人口與生產。守好自身的一畝三分地,等到五胡時再北伐,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增加。另外,在長江以南的雲南貴州等地,開墾荒地,建立一個備選都城,利用長江天險,隔絕戰火,以防成都被攻破了亡國。更激進一點,往緬甸方向進發,南征緬甸比北伐中原更容易,在緬甸重建一個大漢朝。如果拿北伐一半的兵力去探險並遠征緬甸(類似於秦始皇派趙佗征服嶺南),蜀國就能為中國歷史作更大貢獻了。劉禪至少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