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曹操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關羽,那是三國時期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後世更是被神化,成為武聖,成為忠、義的化身。
關羽本人確實也是相當了不起,自從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之後,對劉備這位大哥那是忠心耿耿。
十八路諸侯伐董卓的時候,關羽還只是劉備手下的一個馬弓手(當然劉備當時的地位也很低)。可就是這位馬弓手竟然溫酒斬華雄,這讓關羽開始嶄露頭角,讓世人開始逐漸認識到他的超人本事。
虎牢關前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與呂布一場大戰,殺得號稱「三國第一人」的呂布大敗,從此關羽更加名揚天下。
如果說關羽「溫酒斬華雄」帶給曹操的是驚歎的話,那麼劉關張三人戰敗呂布,直讓曹操對關羽是驚為天人,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有朝一日,能將關羽收入到自己帳下。
機會終於來了,一次的對戰之中,劉備被曹操殺得大敗而逃,張飛也逃得不知了去向,就只剩下關羽獨守孤城保護著劉備的家小。
後曹操更是用計將關羽誘出了城池,帶大軍將他困於土山之上。
經過好友張遼的一番辛苦勸說之後,於是就有了「土山約三事」,關羽宣佈向曹操投降。
多年的夙願一朝成了真,曹操的心情就別提有多激動了。儘管曹操知道關羽並沒有忘記劉備,並沒有真心的歸降自己,但是不管怎麼樣關說名義現在是自己的人了,這怎能不讓曹操高興呢?!
至於關羽沒有真心的歸附,在曹操看來這都不是問題,在他想來正如手下所說「關羽之所以忠心劉備,不過是因為劉備恩厚,如果我待他比劉備更厚,總有那麼一天他會真心的歸附於我。」
就這樣曹操開始了收服關羽的計劃,他的計劃就只有一條就是厚待關羽。他都如何厚待關羽呢?
曹操對關羽是禮遇有加,「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給了他很高的禮遇,並「府邸一座,美女十名」,可以說是吃穿用度,生活細節都照顧得無微不至。
這些說法我們都很容易理解,曹操無微不至的關心關羽的生活,並且不時的請他吃飯、喝酒來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那無非就是想讓關羽能真正歸心,為自己所用。
可是吃飯、喝酒,送房子,送美女,贈衣服,甚至是給關羽做「須囊」這些都是事實,唯有「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這個說法卻是流傳之誤。
筆者之所以如此說,原因有三:
一、曹操未必那麼多錢。
三國是我歷史上有名的亂世,當時軍閥混戰不斷,民生凋敝,各個諸侯都不算富有。
而當時的曹操他還沒有統一北方,可以說他還處於創業的階段,經常帶領手下南征北戰,時不時的要與袁紹、袁術等人進行戰爭,所以曹操此時也並不富有。
所以儘管他贈給關羽的金錢肯定會有不少,但肯定不會是上馬給金,下馬給銀的程度,我們的曹丞相未必有那麼多的錢。
二、關羽未必肯收!
退一步說即便是曹操有那麼多的金銀贈給關羽,我們那位驕傲的、視金錢如糞土的關二爺又如何肯收呢?
從關羽掛印封金離開曹操卻尋找劉備的時候,曹操所賞的金銀一點都沒動的舉動可以看出來,關羽對於金錢並不看重。
所以如果曹操真的是上馬就給金子,下馬就給銀子的話,關二爺肯定不會收,不僅不會收,估計曹操以後請他他都不會再去了。驕傲的他肯定會認為那是曹操對他的輕視。
三、曹操不會那麼做。
為什麼這麼說呢?曹操做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可以說是很有識人之明的,對於人性他可以說是看的很透徹。
如果他要想拉攏一個人,肯定會投其所好,如果說送禮,那肯定也會送對方喜歡的。
對於關羽的個性(不喜歡錢財)曹操應該說是極其清楚的,所以他就肯定不可能老是給關羽送金銀。
那麼所謂的「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只是後來演義中的一個錯誤的說法而已,真正的正確說法其實是「上馬提襟,下馬相迎」。
他說的是曹操對於關羽極為尊重,關羽每次來還沒有下馬曹操必定來相迎;關羽每次走呢,曹操也必定會相送,並且在關羽上馬的時候替關羽提著衣襟。
這就是「上馬提襟,下馬相迎」,可是不知道從何時起,或許是因為「襟」與「金」,「迎」與「銀」的讀音相近,民間逐漸的把這句「上馬提襟,下馬相迎」誤傳為「上馬提金,下馬提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