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後主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兵出祁山,據五丈原與魏軍對峙,不幸病死軍中。據《裴注三國誌》卷35「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每天食米僅三升,魏軍統帥司馬懿得知這個消息,大喜過望,斷言「其將死也」,意思是諸葛亮只吃這麼點兒飯,恐怕離死不遠了。按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魏晉一升約合今天0.2023公升,則當時三升有0.6公升,又因為每公升大米重約1.7斤,則0.6公升大米重約1.02斤,即諸葛亮病重時每天能吃一斤大米。跟現代人比起來,這個飯量不能算小。
可是在司馬懿眼裡,諸葛亮吃的已經夠少了。或許在那個時代,人的飯量普遍比今天要大?
《魏書》卷52有「闞駰傳」,說北魏時期,敦煌人闞駰「性能多食,一飯至三斗乃飽」。北魏多用大鬥,三斗約合今天12公升,「一飯至三斗」,也就是一頓飯要吃掉12公升。這12公升如果指的是米,要有20斤,如果指的是面,要有18斤。
當時流行一日兩餐,假如《魏書》記載屬實,那麼闞駰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糧食才能填飽肚皮,其飯量是諸葛亮的幾十倍。但我懷疑這段記載有誇大的地方,至少違背了我們現代人的常識。
《宋書》卷86提到南北朝時某支部隊的飯量:「兵士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萬斛即四千八百萬升,這麼多糧食讓兩萬士兵分一年來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國時一樣,都是每升合現在0.2023公升,則六到七升大米約有兩斤多,這幫士兵的平均飯量是諸葛亮的兩倍。
《宋書》卷19還有句話:「方今夷狄對岸,外御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難。」說明就軍隊而言,每天七升口糧當屬較低標準。
《晉書》卷64「會稽王道子傳」記載:「於時軍旅薦興,國用虛竭,自司徒以下,日廩七升。」說明每天七升口糧對高級行政幹部(晉時「司徒」官位很高,常是宰相的別稱)來說,也屬於較低標準。
南朝梁後期,鎮北將軍江革被北魏軍隊俘虜,一度遭到虐待,「日給脫粟三升,僅餘性命。」(《梁書》卷36,江革傳)「脫粟」就是去殼的小米,江革一天三升小米,跟諸葛亮一天三升大米差不多,既然江革每天三升「僅餘性命」,那麼司馬懿聽說諸葛亮每天三升就斷言「其將死也」也算說得過去。
我們有理由相信,每天六到七升糧食應該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成年男子正常飯量的下限,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可能就會感到吃不飽;而每天三升糧食則是當時成年男子維持生命的下限,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可能就要餓死。
或許在三國兩晉南北朝,人的飯量確實比今天要大,抑或吳承洛的《中國度量衡史》有誤,魏晉一升遠遠達不到0.2023公升?這個問題留待高手們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