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孫權為何都沒能阻止劉備奪取益州?原因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和孫權為何都沒能阻止劉備奪取益州?原因是什麼

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備奪取益州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赤壁之戰後,劉備雖然趁機佔據了荊南四郡,勢力相對之前有了極大發展,但他仍然是各方勢力中較弱的一個。那麼,劉備在向益州進兵的時候,為了曹操和孫權都無動於衷呢?事實上,當時的曹操和孫權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不僅根本無力顧及劉備,甚至說劉備奪取益州的機會,還是曹操給提供的。

赤壁之戰後各方動向,曹操進攻關中給了劉備機會

曹魏方面,赤壁之戰曹操雖然戰敗,但本部兵馬的損失其實並不大,而且還佔據了南下的橋頭堡南陽,這個結果其實並非不能接受。然而,由於投降自己的荊州水軍損失慘重,導致曹操短期內再也無力南下,再加上西北部馬超等人的威脅仍在,於是他便將戰略重心開始轉向西北,想率先一統北方再說。

東吳方面,赤壁之戰後在周瑜的建議下,孫權也曾想謀取益州,但是走北路經安康進攻漢中之路被曹操堵住,走南路沿長江西進之路又被劉備堵住,再加上周瑜的突然病故,孫權最終放棄了西進計劃,反而同意了將南郡借給劉備,從而將劉備放在了對抗曹操的最前沿,而自己則轉而派兵進攻交州,想先行平定東南地區。

蜀漢方面,赤壁之戰後雖未能徹底吞併荊州,但也基本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一步,而下一步便是想方設法的謀取益州,但連接荊州和益州的橋樑——南郡卻在孫權掌握之中,這也是為何他多次向孫權「借南郡」的原因。

益州方面,赤壁之戰曹操率大軍南下之時,劉璋曾派張松前往與曹操交好,但由於沒有受到禮遇,因此對曹操極為惱恨,回益州之後便勸說劉璋與曹操斷交,轉而與劉備交好。此舉無疑給了劉備進入益州機會,但此時的劉備還缺乏一個進攻益州的借口。

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以征討漢中張魯為名,派司隸校尉鍾繇率大將夏侯淵開始向關中用兵,屯兵關中的馬超、韓遂、楊秋等人表示我信你個鬼,你這分明就是想要謀取關中,於是紛紛舉兵反叛。曹操見馬超等人果然反叛,立即派遣曹仁進兵關中,馬超等人則屯兵潼關。

曹操揚言進攻張魯,不過是為了逼反馬超等人,給自己進兵關中找個借口罷了,然而益州的劉璋卻當真了,一旦曹操攻佔漢中,那麼他的益州必定危險了。張松一看機會來了,連忙勸說劉璋請劉備入川,從益州進攻張魯,劉璋此時正與劉備處於蜜月期,於是便派法正領兵四千,迎接劉備進川。

曹操、孫權打的不可開交,根本無暇顧及劉備

在劉璋的邀請下,劉備親自統率三萬大軍進入益州,一路暢通無阻,如入無人之境。劉璋邀請劉備本是為了對付張魯,但劉備的目的卻是奪取益州,於是走到葭萌便不再前進,而是廣施恩德、收買人心,等待謀取益州的時機。

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曹魏與馬超等人關於關中的爭奪基本結束,曹操西北部的威脅基本解除。與此同時,孫權攻打交州的戰役也基本完事,交州被納入了東吳統治之下。

對於曹操來說,馬超、張魯、劉璋等人威脅均已不大,劉備尚未完全崛起,他的最大威脅仍然是來自於江南的東吳,而對於東吳來說,北方的曹操同樣是最大的威脅。因此,曹操開始再度謀劃南攻東吳,而孫權也在張紘的建議的建議下遷都建業,同時修築濡須塢以防曹操南侵。

建安十七年(212年)年底,曹操親自率兵南下再度進攻東吳(對外號稱四十萬),攻破東吳江北營寨,生擒吳將公孫陽。孫權則率兵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同時寫信給益州的劉備求救。劉備則裝模作樣的給劉璋去信,表示自己要救援盟友,希望劉璋能給自己一萬人馬和物資。劉璋本就對劉備停駐葭萌有懷疑,聞言便只給了劉備四千兵馬和相應物資。

聽說劉備要撤兵,張松連忙給劉備寫信勸阻,結果被其兄張肅發現,劉璋不僅殺掉張松,而且下令封鎖各個關口不許劉備通行,劉璋和劉備就此正式決裂。此事則正好給了劉備討伐劉璋的借口,於是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並將其斬殺,吞併其部隊,並派黃忠、卓膺率軍南下進攻劉璋,佔領涪城。

而就在劉備攻打益州期間,先是曹操在建安十八年(213年)進攻東吳受阻,對峙一個多月後被迫撤軍。緊接著孫權又於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派呂蒙、甘寧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獲取人口數萬,吞併江淮南部。

結果,就在曹操和孫權打的火熱的時候,劉備已經於建安十九年(214年)兵圍成都,雖然城堅糧足,且城中還有三萬軍隊,但劉璋卻最終選擇了開城投降,益州就此平定。劉備如此快速的佔據益州,恐怕是曹操和東吳都沒有料到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