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騎兵的發展史,最早於三國開始演變。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中國重騎兵的發展史,最早於三國開始演變。

提起古代騎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歐洲騎士們亮閃閃鋼甲,騎在高頭駿馬上,端持一桿指刺蒼穹的騎槍的威風形象,在古代的戰場上騎兵可以說是一支尖刀般的力量,尤其是武裝到牙齒人馬俱鎧的重騎兵更是擁有扭轉乾坤的力量,無在歐洲戰場上,重騎兵一直都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外國人都說中國沒有重騎兵,其實不然,早在三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重裝騎兵,《軍策令》:「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那時候重騎兵還是一個比較稀罕的物件,發展到南北朝時代則是進入了重騎兵的黃金時代。

南北朝一場戰役都是幾千一萬的馬鎧,在北燕馮素弗墓中發掘出的馬甲竟然達到了四十多公斤,《北史》記載:「高仲密舉北豫來附,與齊神武遇於芒山。佑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敵。」齊人鹹曰:「此是鐵猛獸也。」皆避之。很顯然,重騎兵能夠給予敵人以巨大的震懾力。金戈鐵馬就是這一時期最好的寫照。

到了隋唐時期,李世民本人就善於使用騎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騎被稱為昭陵六駿,專門用來重騎兵衝刺的武器馬槊也就是這時候流行開來,唐初著名將領程咬金,秦瓊,尉遲恭等人都是馬上使槊出身。唐朝的《冊府元龜‧帝王部‧修武備》記載「五月內出陌刀一百五十口馬甲一百領器械一百萬斫刺刀一百口賜鹽州。」可見重裝騎兵已然是中國軍隊建設的重點。

到了宋朝時期重騎兵和重步兵都是戰場上的常客,即便是敗多勝少的宋軍也裝備有重騎兵,宋代《武經總要》中記載:「貴者鐵,則有鎖甲;次則錦繡緣繒裡;馬裝,則並以皮,或如列鐵,或如笏頭」在同時北方西夏和金遼更是鐵騎如雲,西夏鐵鷂子,金鐵浮屠都是實打實的重裝騎兵。

後來隨著火器的興起和各種因素的影響,重裝騎兵在中國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這並不能否定他們的存在,因為中國的重裝騎兵已經在華夏文明中留下了屬於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