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普及,有利於瞭解當時完整的歷史小故事。但是由於作者有鮮明的擁劉反曹的傾向,所以大凡劉備手下,都是很勇猛的大將像關羽張飛馬超趙雲,或者是足智多謀的人物比如諸葛亮龐統等。即使如曹操作為劉備的第一配角,手下也是武將雲集,比如張遼徐晃等,謀臣如雨。倒是東吳,鮮有能人。歷史上叱吒風雲的四英將也失去了他們的本來面目。聰明大度英姿勃發的周瑜變得小肚雞腸,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魯子敬變得如泥塑木偶一般。其餘呂蒙殺掉關羽之後,竟被索命而死,真是豈有此理。其實東吳能夠鼎足三分,自然人才濟濟,除卻東吳四英將之外,甘寧也是一員厲害的角色。按照今人的說法,實在是東吳第一勇士。
東吳大將甘寧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物,早年曾是不良少年,後來因為博覽群書,投奔孫權之後,漸漸受到孫權的重用。甘寧的經歷頗不平凡。早年曾經有一段不太光彩的經歷。因為力大無窮,喜歡仗義行俠。曾聚合一夥輕薄少年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到了。時人以「錦帆賊」呼之。後讀諸子,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欲投江東但為黃祖留於夏口。期間曾射殺凌統之父凌操,因此與凌統有殺父之仇。
但仍不獲重用,得蘇飛之助得入江東。由於周瑜、呂蒙的推薦,孫權對甘寧十分器重,對待他如原來那些老臣一般。甘寧心情愉快,立即向孫權獻計:「今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修,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三國誌·吳書·甘寧傳》)。孫權很讚賞這一意見,堅定了用兵的決心。
甘寧膽略過人,臨危不懼。赤壁之戰時,甘寧是都督周瑜帳下的大將。攻打南郡時,甘寧獻計偷襲夷陵得手,但是自己不足一千人馬卻被曹仁的五六千人圍困在城內。曹軍連日箭如雨下,將士懼怕,但是甘寧談笑自若,一直守城到周瑜的大軍前來解圍。
關羽是三國的著名將領,殺法驍勇,又知軍事。赤壁之戰後甘寧跟隨魯肅在益陽防備關羽,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甘寧自稱只要八百人前往駐守,關羽聽到他的名號就不敢過河,如果敢過也要被他俘虜。於是魯肅撥一千人由甘寧率領,關羽果然不敢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孫權知道甘寧的功績後,封他為西陵太守,實際領陽新、下雉兩個縣。
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統帥,甘寧總身先士卒,攻打皖城時手持鐵索身先士卒爬上城牆,為破城立下大功,被封為折衝將軍。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戰,吳軍在合肥城外逍遙津與曹操手下大將張遼作戰,遭遇大敗,士氣大挫。
甘寧與凌統、呂蒙、蔣欽等將領死戰保護孫權,甘寧軍鼓號大作、鼓舞士氣,得到孫權讚許。此後曹操親自到達濡須口,號稱四十萬大軍。甘寧被命令帶領三千人馬為前部先鋒,迎戰曹軍。晚上甘寧選了一百個精銳部下,與他們一起喝酒,然後二更時偷襲曹營。曹軍營內大亂,等到匆忙點起火把準備迎戰,甘寧小部隊早已經斬殺敵軍勝利返回了。這次突襲大振吳軍士氣,扭轉了逍遙津失利的影響,孫權感歎道:「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後人有詩讚美曰:吳郡甘興霸,長江錦幔舟,酬君重知己,報友化仇讎。劫寨將輕騎,驅兵飲巨甌,神鴉能顯聖,香火永千秋。又說:鼙鼓聲喧震地來,吳師到處鬼神哀!百翎直貫曹家寨,盡說甘寧虎將才。
江湖客先生道:虎將甘寧,有許褚張遼之勇,而且頗知兵法。這是作為大將的第一要務。觀劉備手下,儘管有萬人敵之類的人物,可惜大多呈匹夫之勇,與甘寧很不相同。於是題詩贊曰:吳王手下甘興霸,仗義疏財英氣發。長江錦帆船揚名,曹仁圍營心不怕。一千軍士拒關羽,獻計孫權功勞大。爬上皖城不惜死,偷襲曹軍眾人誇。神勇將軍說甘寧,英雄含笑闖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