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並不是昏庸之主 諸葛亮為何遲遲不肯還權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禪並不是昏庸之主 諸葛亮為何遲遲不肯還權

在失去關羽這一大將後,蜀國的戰鬥力急速下降。劉備在既痛心兄弟的離去,又不滿蜀國實力的衰退。為了盡快扭轉西蜀弱勢的局面,劉備憑著為關羽報仇雪恨的借口,起兵征討東吳。

不料一向能在危急關頭化險為夷的劉備,不幸在這次的戰爭中摔了跟頭。陸遜一招火燒連營讓蜀兵傷亡慘重。劉備的精神狀態早先已無法自控,再這麼一刺激,他很快就撒手人寰。在臨終前他細細的叮囑諸葛亮:如果他的孩子劉禪可以重用,那還請諸葛亮盡心輔助他;但如果劉禪不是帝王的最佳人選,那諸葛亮可以取代劉禪而替之。

這話不僅讓眾大臣驚異,連諸葛亮本人都驚慌不已,他急忙上前表示自己的忠心,表示他定會全力幫助劉禪大興漢室。後人對劉備的這番話也幾多爭議,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劉備對諸葛亮的一種試探。劉備自然不可能讓劉禪放權,他的這番話不過是在敲打諸葛亮罷了。

可是在劉備去世後的十幾年間,劉禪雖然是名義上的蜀國國君,但蜀國國事的決策權還是掌握在諸葛亮手上。如果說劉禪是個昏庸之輩,那諸葛亮不還權是無可厚非。但劉禪並非完全意義上的愚昧無知,劉禪能做幾十年的蜀國國君,即使他再不堪重用,起碼也有保住皇位的本事。況且劉禪跟在劉備身邊走南闖北數年,他的政治遠見和軍事素質恐怕並不低。

但是諸葛亮直到死都把蜀國大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難道他真的圖謀不軌?

這恐怕未必。諸葛亮如此考慮大抵與蜀國當時的國內外形勢有關。劉備去世之際,正是蜀國內憂外患的交困時機,國內的人才凋零,而國外的曹魏東吳一直對蜀國虎視眈眈。諸葛亮不僅要在外堤防抵禦他國的侵襲,還要在國內各陣營的同僚間周旋。這些都是年幼的劉禪暫時無法做到的。

此外諸葛亮被賦予輔助的重用,蜀國處於一個極不安定的狀態。諸葛亮是夙夜憂歎、夜不能眠。深怕愧對先帝對他的眾望。諸葛亮心知他謹慎小心的特質,是先帝看中他的原因。只要他諸葛亮一天還沒入土,他就不敢有一分一毫的鬆懈。如果沒有諸葛亮長達十幾年的經營,劉禪恐怕也不能坐穩龍椅。諸葛亮為蜀國擋御數年的風雨,他這一生確實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