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政治家之一,他以一介平民之身,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割據一方的皇帝,不愧為當世梟雄。但以劉備識人用人的眼光,他看人還是非常準確的,可在選擇繼位人時,明明還有人選,他為什麼還偏偏選定扶不起的阿斗呢?
據史載,劉備膝下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劉禪,次子劉永,三子劉理,從後來的結果看,他的這三個兒子似乎都沒有出眾的才具,但劉禪的表現無疑是非常糟糕的。其實劉備在白帝城向諸葛亮托孤時,確定劉禪繼位是非常無奈之舉,從其所謂「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政治遺言看,他對劉禪繼承他的皇帝位確實不放心,但又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那麼,劉備的兒子除了劉禪外,其他的為何不在劉備的考慮之中呢?劉備二兒子劉永和三兒子劉理在劉備病危的時候,都沒有成年,劉永雖稍大一些卻是庶出,公元221年,劉備派司徒許靖策立劉永為魯王。這種情況下,劉備一定覺得還是選大一點的劉禪比劉永更靠譜一些!再看他的三兒子劉理,年齡應該更小一點,他在章武元年,被劉備封為梁王(轄地位於荊州),所以老三劉理也不如劉禪合適。
在二兒子、三兒子年紀小,看不出什麼特殊才能的情況下,劉備只能按照當時皇位傳承「立長不立幼」的一般規矩處理,明確劉禪繼承人的地位,他可能覺得劉禪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日後守住自己的基業還是大有希望的。事實卻是比較殘酷的,劉禪繼位後,確實沒做出過什麼英明的決策,反而是信任宦官黃皓,使得諸葛亮死後不久,蜀國就因人才凋敝而被曹魏滅亡。
公元230年,劉永在劉禪繼位稱帝后,被改封為甘陵王。可由於劉永對當時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很討厭,所以,黃皓常常到劉禪面前說劉永的壞話,劉禪又是個耳根軟的人,便刻意疏遠劉永,使劉永長達十年不得朝見皇帝。直至公元264年,蜀國滅亡,劉永被遷往洛陽,被封為奉車都尉、鄉侯。劉理在劉禪即位後,被改封為安平王,其妻子為驃騎將軍馬超之女馬氏。延熙七年(244年),劉理去世,謚號悼王,時年不滿三十歲,其子劉胤繼承安平王爵位。
劉永和劉理在史書上的記載很少,並沒有什麼光輝事跡體現,可見,他們的才能也比較一般,所以,劉備選擇劉禪即位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另外,劉備還有一個養子也得提一提,就是劉封。劉封,原來姓寇,其早年隨趙雲、張飛等掃蕩西川,頗有戰功,後又統領孟達攻取上庸,深為劉備信任。後來關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劉封起兵相助,劉封不從。而後又侵凌孟達,迫其降魏。孟達與魏將徐晃共襲劉封,並勸劉封投降,劉封不降,敗歸成都。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賜死劉封,劉封自裁後,劉備深表痛惜。但是,即使劉封不被賜死,也輪不到他繼承劉備的皇位。
除了三個兒子,劉備還有2個女兒,據說,她們在長阪坡逃難的時候,被魏將曹純俘虜,之後就再無音訊了。可見,劉備作為一代梟雄雖然在身邊聚攏了一批人才,但蜀國後繼人才卻比較匱乏,不僅如此,他的兒子也不是很出色,所以,蜀國的凋敝滅亡是在所難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