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接下來聽聽三國網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說起蜀國的軍師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般都是諸葛亮,但蜀國還有一位能媲美諸葛亮的謀士參謀一直被大家忽略,這個人就是龐統。而且按照戰功來說的話龐統可能還略勝諸葛亮一籌,無奈龐統英年早逝所以影響力沒有諸葛亮那麼大。不過龐統的死劉備也要附上一定責任,當年龐統在吳國就是一個響亮的人才,只可惜蜀國各方面的資源還是匱乏很多,哪怕你再有才華平台太小也沒用。
眾所周知,徐庶因母親被曹操扣押,在離別劉備時曾說道:「臥龍鳳雛之大才,得一而可安天下!」臥龍,鳳雛這兩個名號是由當時的名士司馬徽所封,認為這二人是並駕齊驅的當世奇才。然而我們似乎對諸葛亮的瞭解更為深刻些,這大概是因為鳳雛龐統早死,才能未能得到發揮的緣故。
其實《三國誌》中有記載,早在龐統身在周瑜手下做幕僚時,就提出了」鐵索連環」的計謀,後來的歷史事實也證明龐統的「鐵索連環計」,才是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敗曹操的關鍵所在。在龐統投身劉備後,劉備對他才能的認可以及信任都不亞於諸葛亮。龐統的死對劉備和諸葛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若龐統不死三國可能會有另一番局面。
赤壁之戰時,孫劉聯軍只有5萬人馬,就算有長江天塹也無法阻擋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原本曹操統一天下可能只是個時間問題,但龐統與徐庶的」鐵索連環計」卻狠狠地把曹老闆坑了一把,正是因為龐統的獻計才讓周瑜的火攻大敗曹操提供了可能。但是孫權卻因龐統相貌醜陋並沒有重用他。
受此打擊的龐統離開了東吳,來到了當時已經得到荊州的劉備那裡,原本他是懷揣魯肅和諸葛亮的介紹信來的,但本著大才的傲性龐統選擇了官府的招賢榜,希望憑借實力得到賞識。但是憑借筆試第一的成績進入面試的龐統依舊因相貌的緣故只被任命為耒陽縣令,後來通過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讓劉備認識到了他的才能。
公元211年,益州劉璋派遣怪才法正邀請劉備作為外援,共同抵禦北方的張魯。然而經過張松的介紹,法正很快就和劉備是一條心了,也希望趁益州劉璋闇弱奪取益州作為根基。此時龐統更是諫言:」曹操忙內政無暇南顧,若主公起荊州之兵必能奪取益州,三分天下之勢可定矣」這簡直說出了當時劉備的夢想。
於是劉備率領軍師龐統,武將魏延,黃忠等出兵益州,留諸葛亮、關羽等坐鎮荊州。劉備假裝討伐張魯與劉璋在涪城會盟,達成共識後,由劉備出兵鎮守北方的葭萌關,伺機攻打張魯。由劉表提供糧草和地盤,為劉備做後勤工作。公元212年,已經在葭萌關駐守一年的劉備並沒有向北方進攻,而是依靠劉璋的糧草把部隊養的兵強馬壯,因此與劉璋的矛盾日益激化。
當時擺在劉備的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在未等劉璋下達逐客令前率兵返回荊州。二是乘劉璋不備奪取西川,成就當時諸葛亮為他描繪三分天下的藍圖。劉備自然不願給人白白當了一年的守門員。於是找來軍事龐統商議,龐統為劉備分析當前形勢以及天下格局,積極支持襲取西川。並為此提供上中下三條計策。
上策: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一舉平定西川。中策:假裝班師回荊州,斬殺楊懷、高沛蜀中著名將領,奪其兵士糧草,然後進攻成都。下策:退兵回到荊州,結合荊州所有人馬,慢慢蠶食益州。劉備聽後言道:」上策太急,下策太緩,我看中策最為合適」。龐統雖知中策過於冒險但也無可奈何。
原本一切順利,成功的引誘楊懷,高沛將其斬殺,到達雒城被蜀中著名將領張任所阻。龐統獻計從大路和小路分兵同時進攻定可取勝。劉備引一軍往大路,龐統從小路進攻,劉備感念龐統功勞將坐騎的盧讓與龐統。當龐統沿小路走到落鳳坡時,張任將士都誤認為的盧馬上的是劉備於是萬箭齊發,就這樣龐統死於亂軍之中。
其實龐統之才不下於諸葛亮,早料定自己會死於落鳳坡,這一切只是讓猶豫不決的劉備擁有一個師出有名的借口罷了,臨死前他將自己的攻去西川的計劃草圖交給兵士,並留下8個字:」今日我死,乃天命也。」劉備看到草圖上的字懊悔不該選中策讓龐統冒險,諸葛亮看後不禁感歎失去一位摯友,一位知音,對漫長的興漢之路多了一份迷茫,不禁悵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