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傳人 姜維為什麼贏不過鄧艾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傳人 姜維為什麼贏不過鄧艾

很多人都不瞭解姜維和鄧艾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導語:

鄧艾和姜維都很厲害,司馬懿是諸葛亮的剋星,鄧艾那就是姜維的剋星。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傳人,在蜀漢後期成為了蜀漢的頂樑柱,連續多次北伐,基本都被鄧艾擊敗。

鄧艾,曹魏後期非常著名的軍事將領,其實可以稱他為著名的地理學家。因為他對地理的勘察,在當時來說是頂尖水平。

姜維再厲害,也改變不了國力弱小的現實狀況。

蜀漢政權,說到底實力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一個。諸葛亮在的時候,其他兩國還稍微有點忌憚,畢竟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很強,而且外交能力也很強。

等到諸葛亮去世以後,曹魏其實就完全放下了戒備,魏明帝曹叡也可是縱情聲色,沒有了一統天下的打算,而蜀漢這個時候也開始休養生息。

不過蜀漢再休養生息,也趕不上曹魏的發展速度。人家的人口是你的好幾倍,富裕程度,自然也比蜀漢強很多。

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三國誌》

蜀漢只能選擇再次北伐,才能消耗對方的實力,才不至於落後太遠。如果現在不北伐的話,將來人家實力足夠強大了,你跟他壓根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了。

所以蜀漢再次調整了戰略部署,從修生養息,轉變成了反守為攻。伴隨著費禕的死,姜維逐漸走上了前台,他擁有蜀漢軍權以後,開始了一系列北伐活動。

名義上是為了完成諸葛亮的遺志,其實就是為了防止蜀漢落後太多。萬一北伐成功了,那麼對蜀漢來說豈不是一件好事?

姜維的確厲害,多次北伐雖然沒有取得成效,卻也重創了曹魏大軍。可問題是,人家壓根就不在乎這麼一點兒損失。

曹魏掌握著中原地區,人口多經濟好,沒幾年功夫就能恢復。而姜維所在蜀漢,卻在偏遠的西川地區,人口少經濟落後,所需要恢復的時間,自然就拉長了很多。

所以我們會發現,伴隨著姜維多次北伐,蜀漢的經濟接近崩潰狀態,而曹魏卻只是不疼不癢。就算姜維再厲害,他又能改變什麼呢?

鄧艾的軍事能力,完全不比姜維差多少。

姜維代表蜀漢最強軍事實力,而鄧艾也代表了當時曹魏最強的軍事實力。鄧艾從小就比較辛苦,但是熱愛學習。誰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對地理如此感興趣,作為屯田官的鄧艾,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研究這個地方的地理特徵。

時間長了以後,他能夠自己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戰略部署。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以及足夠的天賦才能做到。

當時能夠腳踏實地這麼學習的人的確不多,司馬懿一眼就看中了鄧艾的能力,所以才將他提拔了上來。

司馬懿死了以後,鄧艾一直受到司馬昭的照顧,所以他對司馬家族那是忠心耿耿的。當時的曹魏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了,基本都是司馬昭在掌控政局。

文王使監軍衛瓘喻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艾重言曰:「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於承製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宜。今蜀舉眾歸命,地盡南海,東接吳會,宜早鎮定。若待國命,往復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專之可也。今吳未賓;勢與蜀連,不可拘常以失事機。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終不自嫌以損於國也。」鍾會、胡烈、師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變釁以結。詔書檻車徵艾。---《三國誌》

而司馬昭非常信任鄧艾,所以姜維的北伐,大多數都是被鄧艾給懟回去的。以至於後來司馬昭徹底怒了,讓鄧艾帶著大軍前去滅了蜀漢。

為什麼這個時候動手?因為時機已經成熟了,蜀漢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而曹魏這邊卻越來越繁華。鄧艾出手的過程我們也知道,鍾會20萬大軍被姜維擋在了劍門道那兒,鄧艾帶著8萬人馬,翻山越嶺開山鑿路地進入到了蜀漢內部,從而滅亡了蜀漢。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事情,誰也沒有信心從荒山野嶺中找到一條入蜀的路,這是千百年來的大問題。可是鄧艾卻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是不是很神奇?

姜維北伐期間,其實蜀漢內鬥不止。

蜀漢是三國中唯一一個很少內鬥的國家,我們看司馬家族和曹家內鬥,最終架空了曹家。孫權死後諸葛恪獨攬朝政,而後各種內鬥不止。

唯獨蜀漢是沒有什麼內鬥的,沒有什麼內鬥不代表完全沒有內鬥。蜀漢的內鬥對蜀漢來說也是致命的。其實外敵不可怕,只要團結一心慢慢對付就行了,可內鬥的話,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曹魏內部鬥爭,最終導致司馬家把曹家給取代了,曹魏宣告滅亡。東吳內鬥,使得暴君孫皓上台,最終導致東吳滅亡。

會厚待維等,皆權還其印號節蓋。會與維出則同轝,坐則同席,謂長史杜預曰:「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將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三國誌》

而蜀漢的內鬥,也造成了蜀漢的滅亡。蜀漢當時的皇帝依舊還是劉禪,但是大將軍姜維和宦官黃皓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內鬥。

姜維這個大將軍,甚至為了避禍,選擇吞併沓中,不敢在成都久留。這麼一種情況之下,蜀漢哪裡還能長久呢?

劉禪一味地維護黃皓,姜維只能選擇自保。最後的結局我們也都知道了,姜維從此不敢回成都,這就造成了他跟成都之間的聯繫,其實已經沒有那麼緊密了。所以鄧艾殺到成都以後,姜維這才知道劉禪投降了。

在這種情況下,姜維拿什麼去跟鄧艾斗呢?姜維的才能不比鄧艾差,兩個人應該算是旗鼓相當,可是兩個背後的力量相差太大。

總結:姜維和鄧艾的下場,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劉禪投降以後,下詔讓姜維也投降。姜維無奈之下,只好選擇投降鍾會,不過這也是權宜之計。他想利用鍾會發動反叛,從而有機會重振大漢聲威。

很可惜的是,姜維策反鍾會的計謀,被鍾會的部下們識破了,最終姜維和鍾會雙雙被殺害。可憐姜維致死都在考慮為蜀漢復國而努力。

鄧艾的下場也很淒涼,因為他在成都的種種行為,讓司馬昭認為鄧艾有謀反的心思。既然想要謀反,那就必定要被除掉,所以司馬昭選擇把鄧艾父子倆給抓回來審問。

可是半道上,鄧艾父子倆就被人給結果了。可憐鄧艾一直忠心耿耿地對待司馬昭,幫助司馬昭對抗姜維的強烈進攻。

結果蜀漢的危機解除以後,鄧艾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被殺也是遲早的事情。飛鳥盡良弓藏,其實自古以來都是這麼個道理。為什麼這些人還在拚命追逐呢?他們都在賭一個微小的機會而已。

參考資料:

《三國誌》

《三國演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