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的子午谷奇謀到底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的子午谷奇謀到底是什麼?

公元225年,諸葛亮通過南征平定了蜀漢南方戰亂,收服南蠻各族之心,在這場戰事中,諸葛亮儲備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資,並通過徵召蠻夷的可戰之兵補充兵源,在此之後,諸葛亮率領大軍進駐漢中,開始操練三軍,準備等待時機,北伐曹魏。在此之後,諸葛亮發現曹魏與蜀漢接壤的關中、隴西等地則明顯防備鬆懈,而曹叡打算安心發展,等到魏國國力強盛時,蜀漢自然會不戰而降。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決定北伐,他在公元228年春向劉禪上書《出師表》,說明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待劉禪同意後,諸葛亮開始了自己此生的第一次北伐。

在北伐前,當時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的蜀國大將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魏延希望仿造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法,由他自己率領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這樣可以花費不到十日的時間就能進軍至長安,而諸葛亮則從斜谷出發,兩人會師於長安,並就此逐步佔據關隴區域。然而諸葛亮認為此計太過冒險,未必能夠順利,一旦失利,魏延率領的軍隊將進退兩難,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沒有採納魏延的計謀,而是打算先攻佔龍勇作為進攻跳板的戰略。那在當時的情況下,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否準確,有沒有成功的可能?

其實魏延的建議是有一定的正確性,畢竟在山地作戰就需要多用奇兵。由於山地的地形複雜,不利於大兵團展開作戰,這種地形更適合小部隊和特種部隊活動,魏延長期鎮守漢中,自然對山地作戰很是熟悉,由他帶領軍隊從子午谷進行奇襲是有成功的幾率。更何況魏延的這個計謀並不僅僅只是奇謀,魏延需要先奇襲長安,再據守以等待諸葛亮到來,可見這是一個奇正並用的謀略,正因如此,子午谷奇謀是符合兵法韜略。最為關鍵的是,魏延的判斷確實不錯,當時長安只有夏侯楙駐守,由此往西,最大的城池便是陳倉,而從斜谷出兵,恰好能避開進攻陳倉這一堅城。也就是說,只要魏延能攻下長安並成功堅守,諸葛亮是能迅速到達長安城下與魏延會師。

但諸葛亮沒有採納魏延的這個計謀,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此計謀中的不定因素太多,而且魏延效仿的韓信距離眼下不過三四百年的時間,魏延的這個計謀並不能瞞天過海,反而可能被曹魏將領事先得知。一旦魏延的計劃敗露,這五千可戰之兵與魏延這一員驍勇善戰的將領就將命喪長安城前。而當時蜀漢才經歷南中之戰不久,諸葛亮在北伐未建寸功的情況下,實在不敢冒著魏延戰敗的巨大風險而兵行險著,因此他才會拒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更何況當時的長安並沒有太高的戰略價值。昔日董卓在長安城中欺壓百姓,導致百姓紛紛逃至涼州和益州,因此長安城一直處於無兵無民的狀態,後來曹操任命鍾繇為司隸校尉,鍾繇來到關中後逐漸發展農耕,這才有了關中的復興,但在此之後,曹操征討馬超和張魯,關中百姓再度逃亡漢中等地。因此即便魏延當時打下了長安,長安也不過是一座空城,如果曹魏趁勢從隴西和關東兩面夾擊,只怕魏延就得戰死在長安城中了。

筆者認為,正因為諸葛亮知道長安的戰略意義不高,再加上魏延失敗的代價太大,諸葛亮才沒有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