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和孫權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孫策為何將東吳大業交給孫權?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生於富春江畔的孫權在三國時代叱吒風雲,謀勇兼備。即使將近以前之後,南宋文學家辛棄疾還禁不住慨歎:「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的確,為人子,孫權是天下父母眼中「人中龍鳳」。
孫權身上閃現了無數華彩,然而,他的子孫後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過多的關注。其中,就有讓叔父「奪」去了位置的孫策之子孫紹。
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孫策出生。七年後,即東漢光和五年(182年),孫策的同胞弟弟孫權出生。
孫策和孫權的祖父孫鍾是個隱居在陽平山的瓜農,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而他們的父親孫堅卻是個胸藏錦繡的豪傑。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孫堅將年幼的孩子們留在九江郡,開始了自己的征戰生涯。戰場上,孫堅將生死置之度外,左突右殺,屢立戰功。在富春江畔,孫策、孫權兄弟茁壯成長。
經過剿滅黃巾軍、對抗董卓之後,孫堅逐漸走上了人生巔峰,威震洛陽。
群雄並起,各揣心思。對抗董卓,曹操敗北,袁紹二心,酸棗聯軍瓦解,只有孫堅堅守興復漢室的初心。
然而,孤木難成林,孫堅的生命結束在實現夙願的道路上。那時候,孫策還在故里,孫堅之侄孫賁只得帶著孫堅的餘部,投靠袁術。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孫堅死時,年僅十七的孫策已經是當地有名的少年英傑,東吳著名將領周瑜也早已和孫策成為了摯友。為父親守孝結束後,孫策投靠收納了父親舊部的袁術。
歷經周折,孫策得到了父親舊部千餘人,開始走進疆場、逐鹿中原。
老子英雄兒好漢,和自己的父親孫堅一樣,孫策帶著一千餘人開闢陣地,很快在吳郡一帶崛起,在江東佔據了一席之地。孫策翅膀硬了,袁術起了提防之心。建安二年(197年),袁術仗著自己擁有漢室傳國玉璽,叛國稱帝,孫策和袁術撕開面紗、徹底決裂。
在孫策消滅袁術餘部的時候,弟弟孫權已經在軍中嶄露頭角。建安五年(200年)之後,孫策吞併江東。為了暫時緩解和孫策的緊張關係,曹操採取各種手段安撫孫策。他把自己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弟弟孫匡,又為自己的兒子曹彰迎娶孫賁的女兒。同時,曹操以朝廷名義徵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和孫翊。甚至在曹操的授意下,孫權被揚州刺史舉薦為「茂才」。
在漢代,「茂才」即為秀才,是僅次於孝廉的一種察舉科目。孫權此時得到這樣的舉薦,就意味著他不再只是一個割據諸侯手下的將領,而是朝廷承認的後備官員。事實上,在孫策軍中,除了他自己是朝廷認可的吳侯以外,並沒有多少獲得朝廷正式封賞的人。所以,成為「茂才」的孫權,在軍中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和鞏固。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在外出打獵圖中遇刺,身負重傷。知道自己留下的時間不多,孫策不得不考慮將來的佈局。這一年,孫策二十六歲,孫權十九歲,而孫策的長子孫紹年齡不過一二歲。
霸業未竟、英雄氣短、淚滿衣襟。面對這樣的意外,孫策已經無力掌握大勢,他該怎樣抉擇呢?
他手下的很多大將,都是曾經父親的部下。而孫權則是自己同胞弟弟,與自己的長子孫紹同自己有著一樣親近的血脈,更與父親舊部有著更牢固的關係。從繼承事業,統軍建功的角度看,孫權和孫紹相比,身份實力都有優勢。
孫堅早年離家,孫策和孫權兄弟倆正是做到了相互扶持,才在烽煙四起的東漢末年成長、崛起。
兒子孫紹是一個年幼的孩子,沒有任何駕馭全局的經驗,更談不上統軍作戰。
利益權衡和帝業發展都需要孫權。關鍵時刻,孫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孫權掌舵東吳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