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荊州寄人籬下,是怎麼反客為主“借”到荊州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在荊州寄人籬下,是怎麼反客為主“借”到荊州的?

劉備是怎麼借荊州的?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荊州歷來都是群雄逐鹿之地,尤其在東漢末年,它的歸屬直接決定著各方力量的消長。荊州在劉表統轄的十八年中,沒有捲入中原紛爭,因此,荊州人口繁盛、人才濟濟、物產豐饒。

三國荊州的地圖

對曹操而言,荊州是其南下的「橋頭堡」,如果佔據它,向東可以打擊孫權,向西還能奪取益州;對孫權而言,荊州可以作為戰略緩衝地帶,進可逐鹿中原,退可拱衛江東;對劉備而言,想成大業,就必須以荊州為根據地。

劉備初到荊州,劉表對他表面上很客氣,內心卻又不放心,最後讓他屯兵新野。曹操攻打烏桓時,劉備曾勸劉表襲擊許昌,但劉表並未聽從。

劉備在荊州不受重視,而且受掌握實權的蔡瑁等人排擠,但為了有一塊立足之地成就大事,他又不得不留下來。正是從這個戰略出發,劉備在荊州不斷地打基礎,擴大影響力。他處處結交荊州上層人士,招攬人才,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體恤百姓,爭取民心,樹立良好的口碑。

劉備

曹操揮師南下,讓劉備的「荊州夢」險些破滅。幸好魯肅、諸葛亮從中斡旋,劉備才能與孫權聯手,共抗曹操。

赤壁之戰後,孫權以周瑜為南郡太守,駐紮江陵;程普為江夏太守;呂范為彭澤太守;呂蒙為尋陽令。這樣,孫權便建立起西到夷陵,東到尋陽的長江防線。劉備也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可以發展壯大己方力量。

打敗共同的敵人後,孫劉兩家的矛盾也開始出現。東吳認為,打敗曹操,他們的功勞最大,荊州理所當然歸東吳。因此,東吳開始對劉備玩起「手段」,具體說來就是:

限制劉備的勢力範圍,將其居於狹小地區之內。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給劉備。所謂南岸,並不是長江以南的荊州四郡,僅僅只是南郡的南岸地區。

孫權和劉備

當時的孫劉聯盟,東吳是主導地位,劉備在實力上還不足以叫板,於是只好變著法子「借」荊州:

「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復從權借荊州數郡——《三國誌》」

但一個「借」字又談何容易,孫權、周瑜是何等高智商之人,豈會讓劉備輕易得手?於是,孫劉雙方圍繞荊州的「借」與「不借」展開一場博弈。

起初,劉備、周瑜打下南郡後,周瑜、程普率兵與駐守江陵的曹仁隔江對峙,雙方僵持不下。周瑜派遣甘寧率軍向西,企圖先奪取夷陵,結果被曹仁圍攻,形勢危機。周瑜、程普親自前往解圍,得勝而歸,並且對江陵形成圍攻之勢。經過多次激戰,周瑜拿下江陵。

周瑜

就在周瑜攻打江陵的一年多時間內,劉備也沒閒著。他先舉薦劉表的兒子劉琦為荊州牧,將荊州最關鍵的崗位控制在自己手中,極大地籠絡了荊州人心,增加自己的號召力。

接著,劉備征討荊州南部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武陵太守金旋微有抵抗。劉備南征順利,主要是他以劉琦為荊州牧的效果(四郡本為劉琦家的固有屬地),《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打鬥場面大多屬於虛構。

劉備南征四郡,除了開疆拓土,還收攏一批忠臣良將,比如黃忠。此時劉備的勢力已經逐漸壯大,並站穩腳跟。

不久之後,劉琦去世。此乃天賜良機,劉備眾多下屬的擁戴下,自封荊州牧,州治設於公安。劉琦的原班兵馬,順利地被劉備接管。如此一來,劉備的勢力已經延伸至江北,荊州的大部分地盤已到劉備之手。

劉備

實際佔領還不夠,還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公元209年,劉備為了換取荊州牧的被認可,主動與孫權做了一次「交換」,他上表舉薦「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

孫權投桃報李,馬上「以備領荊州牧」。他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由於:一、大家是聯盟,即使有矛盾,也是次要的,表面的合作關係還是要維護的;二、在孫劉交易的過程中,曹操也起到「助攻」的作用。曹操雖敗,但不會輕易言敗,「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對南方依舊虎視眈眈,在那年接連不斷地對孫權用兵。面對曹操的進攻,孫權即使感受到劉備的威脅,也不敢輕易翻臉,否則就會腹背受敵。

劉備成了荊州牧,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展開組織機構建設,委任自己的官吏: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林、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資治通鑒》」

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兼蕩寇將軍,駐紮江北;以張飛為宜都太守兼征虜將軍;以趙雲為桂陽太守。

至此,荊州的大部分地區(長江以南四郡,外加南郡分置出的宜都郡,江夏郡部分地區)都在劉備的直接控制之下;曹操在荊州的勢力範圍僅僅局限於南陽附近地區;孫權控制南郡、江夏部分地區以及夷陵。因此,可以說劉備已經成了真正的荊州之主,也是赤壁之戰「暫時」的最大獲益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