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諸葛亮和姜維北伐,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時代正式結束,三國時代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到了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對於蜀漢來說,雖然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一方,但是,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都曾多次北伐曹魏,也即敢於最強大的曹魏相抗衡。在此基礎上,蜀漢的歷史,自然可以分為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這兩個階段。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和姜維,都曾多次北伐曹魏,那麼誰的戰績更好呢?
一
首先,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一統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歷經7年。與此相對應的是,姜維北伐,文學作品中稱為九伐中原,是指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姜維北伐曹魏的戰爭。《三國誌》記載,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連年征戰,蜀漢的國力耗損過度。對於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如果從斬殺曹魏著名將領這一角度來看,無疑是諸葛亮北伐的成果更大。
公元254年十月,姜維率軍進圍襄武(魏隴西郡治,今甘肅隴西南)。魏將徐質反擊,蜀前軍蕩寇將軍張嶷戰死。姜維率軍繼至,擊敗魏軍,斬殺徐質。魏軍撤退,姜維乘勝進擊,破河關(今甘肅臨夏西北)、臨洮(今甘肅岷縣)等縣,並遷河關、臨洮、狄道三縣民入川,率軍撤回。對於姜維北伐來說,斬殺的曹魏著名將領主要就是徐質。徐質(?—254年),曾任討蜀護軍,頗有戰功。
二
與此相對應的是,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雖然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沒能攻佔曹魏重鎮陳倉。但是,在諸葛亮撤軍的時候,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到了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漢大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在這場戰役中,蜀國李嚴運糧不繼,導致諸葛亮糧盡退軍。但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無功而返。
對於張郃來說,不僅是曹魏五子良將中的佼佼者,也是一位令劉備都曾非常忌憚的著名將領。所以,在筆者看來,諸葛亮除掉張郃這位著名將領,其帶來的震撼,絲毫不遜色於黃忠在定軍山之戰中斬殺夏侯淵。因此,在筆者看來,從造成曹魏武將損失的角度來看,無疑是諸葛亮北伐中原取得了更大的戰果。另一方面,從對曹魏的整體殺傷來看,諸葛亮五次北伐中,雖然也對曹魏付出了一定的損失,不過,這都比不上姜維在洮西之戰所取得的戰績。
三
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時,魏延、吳懿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再比如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也曾在和司馬懿的對峙中取得一定的勝利。不過,不管怎樣,諸葛亮的歷次北伐,都沒能讓曹魏付出比較大的傷亡。與此相對應的是,姜維則在洮西之戰中重創曹魏大軍。
洮西之戰,是三國時期,魏、蜀兩國於洮西的交戰。公元255年(魏正元二年),魏國大將軍司馬師病亡,其弟司馬昭執掌魏國朝政。蜀漢衛將軍姜維得知這一消息後,督率車騎將軍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數萬人討伐曹魏。姜維在洮西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經,斬殺魏軍數萬餘人。對此,在筆者看來,洮西之戰中,曹魏付出了數萬人傷亡的代價,這無疑是對曹魏的重創了。也即在曹丕篡漢自立後,洮西之戰應該是曹魏損失最大的戰役之一了。
四
最後,對於姜維來說,雖然取得了洮西之戰這樣的大勝。但是,就大部分的歷史學者來說,則對姜維的北伐卻是貶多褒少,也即姜維連年征戰,耗損國力極大。甚至在姜維最後一次北伐進行時,來講廖化就勸姜維休整大軍,認為「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閒之輩」,建議勿「強欲行難為之事」。也即姜維頻繁北伐中原,導致蜀國的國力受到了比較大的損失,這也引起了廖化、諸葛瞻、張翼等多位蜀漢武將的反對。並且,姜維北伐中的兩次失敗,都是敗在魏將鄧艾手裡,而正是因為對姜維取得的勝利,鄧艾得以參加了魏滅蜀之戰,而且在魏滅蜀之戰中起得了關鍵作用,成為曹魏消滅蜀漢的最大功臣。
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亮北伐的評價則相對較高。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諸葛亮北伐雖然沒能成功,卻達到了攻勢防禦的效果,也即通過積極的進攻,以此避免強大的曹魏進攻蜀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也是因為諸葛亮的治國才能,促使蜀漢可以在一邊北伐中原的時候,另一邊恢復國力,從而不會出現窮兵黷武的結果。和出將入相的諸葛亮比起來,姜維則不是那麼全能的人才,也即無法在北伐中原的同時提升蜀國的國力,這讓蜀漢在後期逐漸衰落,乃至於被曹魏所消滅,成為三國中第一個告別歷史大舞台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