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帝王用的印,稱之為「璽」,即玉璽,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以上問題三國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關於袁術得到傳國玉璽,《三國演義》中是被孫策拿來向袁術換取了三千部隊,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孫堅在兵進洛陽之後,的確得到了傳國玉璽,但在其進攻劉表戰死後,藏於其妻吳氏處的玉璽便就此被袁術奪去。孫策事實上並未持有玉璽,自然也就沒有換得三千兵馬一說了。
孫堅兵進洛陽,偶然得到玉璽
「十常侍之亂」後,董卓權傾朝野。昭寧元年九月初一(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詔書立劉協為帝,廢黜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之後又於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十二日派弘農王郎中令李儒毒殺劉辯。
董卓的所作所為,立即遭到了各地諸侯的紛紛指責,於是在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各郡諸侯推舉袁紹為盟主,共同出兵討伐董卓,當時反董勢力主要有三路,一是以茺州、豫州人馬為主的酸棗聯軍,二是以冀州人馬為主的冀州人馬,三是以荊州人馬為主的魯陽聯軍。
孫堅在到達魯陽見到袁術後,袁術決定和孫堅聯手,於是表奏其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初平二年(191年),一路勢如破竹的孫堅已經率軍到達洛陽附近,董卓親自領兵作戰,結果遭遇大敗,只得棄洛陽而歸長安,孫堅得以進入洛陽。
根據《吳書》記載,孫堅進入洛陽後,駐軍於洛陽城南,而就在附近的甄官井上,經常有五彩雲氣浮動,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因而沒人敢去取水。孫堅得知情況後,命人下到井內,打撈出了傳國玉璽。人們說,這是當年張讓等作亂,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人投到井中的。
不過,孫堅雖然得到了傳國玉璽,但實際上局勢對其卻極為不利。當時除了孫堅在堅持與董卓作戰之外,其餘的各地諸侯卻早已將討伐董卓之事拋至腦後,反而開始相互爭奪地盤。袁紹、袁術雖為兄弟,但爭奪起來卻一點都不手軟,袁紹在和袁術翻臉之後,改派周昂取代了孫堅的豫州刺史之位,並率兵襲取孫堅的大本營陽城,孫堅無奈之下只得撤軍回援。
孫堅中伏身死,袁術奪取玉璽
孫堅回師之後,袁術又派其進攻荊州劉表。起初孫堅作戰極為順利,兵鋒直指荊州城下,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趁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回來與孫堅再度大戰,結果再度敗走,孫堅追擊至峴山,不了黃祖部將從林中發射暗箭,孫堅中箭身亡。
孫堅死後,其侄子孫賁帶著他的靈柩回到了袁術處,他的部隊同樣依附了袁術。而傳國玉璽呢?孫堅原本將其秘密藏於其妻吳氏處,而在其死後,袁術從吳氏手中奪走了玉璽。而此時的孫策只有十六七歲,也未曾向袁術討取部隊。
孫策向袁術討要軍隊,是在初平四年(193年),其為父守孝結束之後。而且此時的袁術並未將軍隊給他,而是告訴孫策,「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之後,孫策為袁術南征北戰,但袁術卻過於反覆無常,曾先後承諾讓其擔任九江太守和廬江太守,但最終卻都失言,反而將太守之位給了自己的親信。這使得孫策逐漸對袁術失望,之後在朱治的勸說之下,才從袁術那裡討來一千多名士兵,戰馬幾十匹,但由於孫策一直以來的為人和才幹,而他就是憑借這些開始征服江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