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魏的三位“驍騎將軍”分別是哪些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曹魏的三位“驍騎將軍”分別是哪些人?

漢武帝時李廣為驍騎將軍,古代的武將官職。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中記載:

漢以馬邑城誘單于,使大軍伏在馬邑旁谷,而(李)廣為驍騎將軍,領屬護軍將軍。是時單于覺之,去,漢軍皆無功。其後四歲,廣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

到了三國時期,雖然蜀漢和東吳都沒有設立驍騎將軍這一官職,但是,曹魏歷史上卻有三位驍騎將軍,並且這三人都是曹魏的宗室。那麼,問題來了,曹魏有三位「驍騎將軍」:第一位是曹仁,後面兩位分別是誰?

一、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魏武帝曹操從弟,陳穆侯曹熾之子。初平四年(193年),在曹操與袁術的戰役中,曹仁大有斬獲。換而言之,早在曹操起兵的時候,曹仁就已經跟隨曹操,並屢立戰功。建安十三年(208年),從曹操討平荊州,曹仁成為征南將軍。赤壁之戰後,曹操留曹仁留守南郡(治所江陵)。

建安十六年(211年),征西將軍夏侯淵兵出河東,關中諸將皆反。曹操西征關中,曹仁為安西將軍,督領諸將拒守潼關,在渭南擊破馬超。河間蘇伯、田銀反叛,曹仁被曹操冊封為驍騎將軍,都督七支大軍平定蘇伯、田銀等人。

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群臣勸進曹操進封魏公、受九錫,「驍騎將軍安平亭侯曹仁」也在勸進者的名單之中。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為車騎將軍,進封陳侯,增邑二千,並前總數三千五百戶。後來,曹仁在鎮守襄陽時,請求還屯宛城,曹丕同意了。黃初二年(221年),曹丕拜曹仁為大將軍。又詔使曹仁討斬叛將鄭甘,移屯臨穎,遷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於合肥。

黃初三年(222年),十月,孫權復叛,曹丕親率各路大軍伐吳,派曹仁率步騎數萬進攻吳之濡須(濡須口之戰)。蔣濟襲擊羨溪,成功誘使敵軍主將朱桓向羨溪派遣援兵。在這場戰役中,曹仁在損兵折將後,不久便病逝,時年五十六歲。曹仁所率領的濡須方向的魏軍由東中郎將蔣濟代領。曹仁被朝廷追諡為忠侯。青龍元年(233年)五月壬申日,曹仁與夏侯惇、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而這,自然是對曹仁赫赫戰功的最好肯定和褒獎了。

二、曹彰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一帶)人。三國時期的曹魏宗室、將領,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陳王曹植之兄。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曹操的眾多兒子中,曹植和曹丕的文采都是非常出色的,從而擁有了三曹的說法。但是,說到率軍征戰,顯然要數曹彰了。

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彰被封為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北烏桓無臣氐(能臣氐)等造反,曹操任命曹彰擔任北中郎將,行使驍騎將軍的職責。成為驍騎將軍後,曹彰成功平定了叛亂,這自然讓曹操更加重視了。公元219年,曹操和劉備進行漢中之戰的時候,劉備讓養子劉封前來助戰。對此,曹操自然是不甘示弱,於是下令召曹彰助戰。曹彰於是日夜倍道兼進,然而西到長安之時曹操已經從漢中回來。曹操離開長安後,以曹彰行越騎將軍,留守長安。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到洛陽後,已經病重了。於是,曹操立即派人召見曹彰。但是,曹彰未至,而曹操就已經病逝了。曹丕篡漢自立後,曹彰與諸侯各自去自己的封國,曹丕給他增加食邑五千戶,連同以前的共一萬戶。黃初二年(221年),曹彰進爵為公。黃初三年(222年),曹彰被封為任城王。黃初四年(223年),曹彰來到都城朝覲,卻得了重病,六月十七日(8月1日),曹彰病逝,追諡曰威王,享年三十五歲。對此,在筆者看來,曹彰自然屬於英年早逝的情況了。如果他沒有這麼早病逝的話,或許能夠得到曹魏的重用,並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秦朗

秦朗是秦宜祿和杜氏所生的兒子,秦宜祿在呂布麾下時出使袁術,秦朗則和母親被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圍攻呂佈於下邳,城破後,曹操拒絕了關羽的請求,將杜氏據為己有,秦朗於是成為曹操的繼子,隨母親住在曹府。當時尹夫人所帶來的孩子何晏也一同收養在曹府,與行事無所忌憚的何晏不同,秦朗言行則謹慎低調。因此,非常明顯的是,秦朗和何晏,都被稱之為曹操的養子,從而可以視為曹魏的宗室。

秦朗長大後四處遊歷,經歷曹操、曹丕的時期,秦朗一直都沒有任官。直至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後,秦朗被召命為驍騎將軍、給事中,並且經常伴隨曹叡出行。對此,在筆者看來,秦朗之所以被曹叡冊封為驍騎將軍,不僅僅是因為秦朗曹魏宗室的身份,也是因為他確實具有領兵作戰的能力。

青龍元年(233年),原本臣服於曹魏的鮮卑人步度根與一直與曹魏作對的鮮卑人軻比能勾結,并州刺史畢軌發現後上表討伐,但最終戰敗,反而令步度根與軻比能更為齊心,合力襲擾曹魏邊郡。得知這一消息後,魏明帝曹叡於是派秦朗率領朝廷的部隊討伐他們。最終秦朗擊敗鮮卑人組成的大軍,軻比能和步度根敗走漠北,這促使秦朗成功平定了叛亂。

最後,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魏明帝曹叡病重的時候,拜曹宇為大將軍,與夏侯獻、曹爽、曹肇及秦朗一同成為托孤大臣。但是,曹叡的這一安排卻遭到了劉放、孫資的阻撓。在劉放、孫資這兩位大臣的勸說下,魏明帝曹叡改變了托孤大臣的人選,也即讓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佐曹芳。

至於秦朗等人,不僅失去了官職,還不得進入皇宮之中。所以,秦朗最終是什麼結局,也沒有相關的史料記載了。換而言之,秦朗在三國歷史上不知所蹤了。對此,在筆者看來,魏明帝曹叡在臨終之際改變托孤大臣的人選,無疑為曹魏的滅亡埋伏了伏筆。因為曹叡原本沒有打算托孤給司馬懿,但是,司馬懿最終還是成為了托孤大臣,並得以在公元249年發動了高平陵之變,以此篡奪了曹魏大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