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記載劉備素有仁義之名,年輕時儘管家中窮困潦倒但他卻一直幫助別人,最後得到族叔資助到洛陽學習。黃巾起義時在涿郡徵兵,憑藉著仁義和志向拉攏到了關羽、張飛兩人,從此爭霸天下。而關羽張飛兩人陪他走南闖北不離不棄,最後劉備得以建立蜀漢政權。可張飛戰死沙場之後,劉備卻無動於衷。
先來看下當時發生的事,襄樊之戰時東吳曹操偷偷結盟,趁著關羽北伐的時候出兵偷襲荊州。關羽事先不知道東吳已經背棄了自己,在荊州也沒有部署太多兵力,結果就是荊州全部淪陷,甚至連大軍的糧道都被東吳截斷。身在前線的關羽知道大勢已去,唯有保存實力才能東山再起,於是帶著親衛準備突圍。但實際上東吳方面就沒想過留下關羽的性命,呂蒙早已經布下天羅地網,最後關羽在麥城被擒殺。
劉備得知消息後大怒不已,首先荊州對整個集團來說太過重要,當初自己就是靠著荊州的富庶才能吞併益州,而集團的戰略規劃也是要從荊州地區出兵攻擊宛城、洛陽一帶。而關羽還是自己的結義兄弟,又有同生共死的誓言在先。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反對悍然傾盡全國之力攻打東吳,張飛也在這次隊伍之中。
別看張飛平時大大咧咧但他非常重感情,關羽的死對他打擊非常大,整天喝酒消愁,喝醉之後又鞭打士卒洩恨,軍隊上下沒人敢惹他。因為這次行軍沒有到前線,張飛自認為還處於安全地帶,路上依舊酒不離身。有一天張飛喝醉後鞭打張達和范疆兩個小兵,這兩人對張飛的怨氣非常深,趁著張飛不省人事時割下他的頭顱連夜投奔東吳去了。第二天侍衛發現張飛身死,趕緊把消息告訴劉備。當時劉備正在主營內處理軍務,聽到張飛身死的消息頭都沒抬,只是說了:''噫,飛死矣!''這四個字。
後來劉備戰敗的消息傳回了蜀漢,諸葛亮早已經料到了這種結果,畢竟本次戰爭天時地利人和三項蜀漢都沒有佔其中一項,如何打得贏?諸葛亮更關注張飛死時劉備的態度,而且他也從這四個字裡發現了劉備的真面目,原來劉備就是一個赤裸裸的偽君子!在諸葛亮看來,劉備看似因為關羽的死大發雷霆才攻打荊州,但實際上關羽的死只是一個幌子,他只是利用關羽的死來把矛盾指向東吳,真正的意圖終究還是荊州一地。
當年張飛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少東家,劉備起兵的時候張家支援他不少,又是提供鐵礦又是提供馬匹,而張飛也多次在戰場上救下劉備的性命。比如當陽橋一地,要不是張飛領著十幾個人攔住十萬曹軍,劉備早就被曹軍殺死甚至活捉。而張飛這些年立下了赫赫戰功,劉備不僅沒有給他足夠的賞賜和榮耀,反而只給他一個閬中太守的職務,比新加入的魏延還低半級,這得有多排擠、忌憚張飛?
諸葛亮看明白了這點也看明白了劉備的真面目,所以劉備臨終之前把蜀漢和劉禪托付給他,還說''君可自取''。諸葛亮當然不認為劉備真的那麼好心把家業送給自己了,說不定就已經埋伏好刀斧手,只要自己點頭就下令殺掉自己。諸葛亮只能跪辭劉備的''好意'',表示一定會知恩圖報,認認真真輔佐少主,立誓哪怕多麼困難都完成復興漢室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