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雄曹操,出身卑微卻身負大志,憑借對權謀與智慧的妙用,在東漢末年迅速崛起,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劉協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隨後大敗袁紹,破袁術,統一了黃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成就宏圖霸業,開創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然而曾被認為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卻始終沒敢踏出最後一步,沒有篡漢自立,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這是為什麼呢?
背不起亂臣賊子的罪名。東漢末年,漢室衰微而天下大亂,但綱常倫理、忠孝禮儀仍在。曹操雖有雄才大略,卻也擺脫不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平定北方的過程中,他一直是以天子之名出師,以捍衛朝廷的名義進行戰爭。如果他真的廢掉了獻帝,那麼他將淪為千夫所指的罪人,難逃後人的唾棄與責罵。
2.經不起群起而攻之的激戰。雖然曹操已經取得了漢室中央的絕對控制權,但他的勢力仍主要集中於北方,東南的孫權以及西南的劉備都不是等閒之輩。曹操一旦稱帝,必定成為眾矢之的,天下英雄便會群起而攻之。如此一來,他苦心經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絕對優勢便如流水東去,難挽狂瀾,不僅陷入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動,更有可能引發一場空前的激戰。他承擔不起這樣的代價。
3.看不上虛名而重實權。曹操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帝了,沒有必要再為了這麼一個虛名而承擔罵名與風險,皇帝的名號,不但不能錦上添花,反而可能因此遭罪,要它何用?
一句「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似乎道出了梟雄的心願,點破了曹操寧為兒子鋪路也不願自己稱帝的想法。然其心中真實的想法,歷千年滌蕩仍撲朔迷離,但憑後人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