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姜維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222年正月,劉備御駕親征,掀起討伐吳國的夷陵之戰,企圖一戰奪回荊州,報關羽被殺的一箭之仇。然而他的對手東吳大將陸遜,卻棋高一著,沉著應對,使出誘敵深入之計,一步步把劉備誘入埋伏圈。當年八月間,劉備大軍已經銳氣全失,疲憊不堪。東吳軍在陸遜指揮下發起全線反攻,劉備猝不及防,被殺得大敗而逃。
夷陵之戰的戰敗,讓劉備集團的軍事力量元氣大傷,「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自從荊州兵敗後,蜀國再度遭遇一次傷筋動骨的創傷。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蜀漢十餘年糾集的四方精銳和家底兒,從此蕩然無存。
劉備急火攻心,撒手人寰。如同當年長阪坡之戰後的情況一模一樣,丞相諸葛亮再度受任於危難之際,從劉備手中接過千鈞重擔,肩負起輔佐劉禪、為蜀漢發展保駕護航的重任。儘管諸葛亮已經看出,蜀漢連續經過兩次重大挫折,實力大受損失,荊州也已丟失,光復中原的夢想已經變得遙不可及,但他還是義無反顧接管了這個爛攤子。
面對危急局面,諸葛亮審時度勢,制定了兩大戰略:一是修復吳蜀聯盟。他深知僅憑蜀國之力根本不足以和強大的曹魏抗衡,必須依靠吳蜀聯盟才能勉強維持戰略平衡。如果再與東吳鬧翻,蜀國兩面受敵,亡國只在頃刻之間。幸而東吳方面也基於同樣的考慮,雙方很快重修舊好,為蜀漢解除了迫在眉睫的危機。
諸葛亮的第二大戰略,是他對曹魏採取了「以攻為守」的方針。諸葛亮認為,魏蜀兩國實力懸殊,蜀國疆土狹小,戰略縱深不足,如果蜀漢採取消極應對、被動防禦之策,在曹魏大軍的大舉進攻下,很可能抵擋不了幾個回合。
因此他果斷髮起六出祁山之戰,以小打大,以弱擊強,主動討伐曹魏,把戰火引向魏國疆土,以不斷襲擾消耗其有生力量和軍事儲備,多方面破壞其農業經濟發展,使得魏國軍隊疲於奔命,從而難以組織起對蜀漢的大舉進攻。
然而經過持續十餘年的北伐戰爭,諸葛亮隱約感到,自己的「以攻為守」貌似並不高明,得不償失。連綿不斷的對魏國戰爭,固然消耗了魏國的軍事與經濟資源,但蜀漢自身國小力弱,國力儲備薄弱,根本打不起這樣的消耗戰。六出祁山,都在魏國嚴防死守下寸土未得,蜀漢反而因連年征戰而國力虛耗,兵疲民困。
《魏略》記載,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重不起。彌留之際,諸葛亮安排後事,說出了八個字:「但謹自守,慎勿復來」,讓蜀漢從此改弦易轍,放棄原來奉行的以攻為守之策,改為謹守門戶,專心發展農業與經濟強大自己,再也不要輕易挑起窮兵黷武的對外戰爭。
諸葛亮這八個字,對當時蜀漢而言,可謂是金玉良言。他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策略有重大失誤,弱小的蜀國根本經不起這樣連續不斷的戰爭消耗,對蜀國帶來的損失甚至比魏國的侵犯還要嚴重,可謂是得不償失,所以才會告誡後來者引以為戒,堪稱是他一生經驗教訓的結晶。
如果蜀漢能夠按照諸葛亮的遺命發展下去,蜀漢謹守門戶專心發展農業經濟,不斷壯大自己,未來應該要好得多。可惜姜維卻偏偏不聽,不顧蜀漢國小力弱的現實狀況,繼續發起接連不斷的對魏國戰爭,最終耗乾蜀漢國力,在魏國的進攻下不堪一擊走向滅亡,惹來亡國大禍,令人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