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這一年曹魏發生重大的變故。年初時,英才蓋世的曹操突然離世。這年冬天,曹丕繼承父位,三國中率先稱帝。這一年簡直就是巨星的墳墓,曹丕稱帝正式開啟「三國鼎立」的局面,同時又是新老交替、更新換代的時刻。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之後,天下大亂、諸侯割據,進入了合久必分的階段。到了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諸侯混戰,弱小的軍閥相繼滅亡,中原大地上只剩三家能打的,天下進入分久必合的階段。
三國鼎立,三家圍繞著雞胸、雞腹展開了更加慘烈的爭鬥,決賽開始了,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到底誰能拔得頭籌、率先突圍呢?由秦末漢初至東漢末年,三百年時間的洗禮,皇權帝統思想深入人心。曹丕率先稱帝不僅是為了加強北方的統治,也向吳、蜀傳達出了明確的信號,曹魏是一定會滅掉你們一統天下的。
消息一出果然震動南方,東漢政權正式滅亡。劉備一生追求匡扶漢室、安漢興劉受到了打擊。他絕不會容許曹丕的篡漢行徑,早年諸葛亮訪吳就對孫權說過:「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恰巧這時漢獻帝劉協去世的謠言傳到成都,劉備一怒之下也稱帝了。
擺在孫權面前的貌似只有一條路,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既然中原地區出現了兩個皇權,孫權稱帝貌似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雖說自己的實力不如曹魏,可東吳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又經過赤壁之戰、濡須口之役重創魏軍。曹操在世時東吳已經是曹魏的心病,是曹操想啃卻啃不動的骨頭。今天曹操已死,孫權還會怕了曹丕小兒不成?依靠長江天險、訓練水師繼續抵禦曹魏就是了,曹丕始終是要來進攻東吳的,直接稱帝和他撕破臉不更好?
人人都說孫權是個守成之君,他無法像父、兄一樣開疆拓土。實際上孫權是一個有大志的野心家,他無時無刻不想有所突破。繼位之初,為了穩定江東,孫權穩紮穩打。從建安十二年開始,東吳由守轉攻開疆拓土。
先是經由西征黃祖獲得了大量人口,兩年後的209年又借赤壁之戰勝利的餘威,由周瑜領兵擊敗曹仁奪取了荊州南郡;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又攻克皖城;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戰中又派呂蒙襲取了南郡、江陵。
此消彼長之下,東吳達到鼎盛。處於弱勢的蜀漢都敢和曹魏對著幹,而孫權此時卻又慫了。他非但沒有稱帝,反而向曹丕稱臣。這樣的話,孫權不就是承認曹魏政權的合法性,而自己偏安東吳是亂臣賊子嗎?
曹丕勢大,他稱帝理所當然;劉備漢室宗親,打著祖宗旗號對抗曹魏,因而稱帝也未嘗不可;孫權就比較尷尬了,早先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自己如果這時候稱帝,不正是禍水東引嗎?稱臣曹丕正是明智之舉。
曹丕當然不可能放著孫權不管任由孫權做大,三國之中但凡有點兒智商的都能看出孫權稱臣僅僅是緩兵之計,但這時候稱臣恰恰是獲得了一塊「免死金牌」。曹丕要是這時候向稱臣的孫權發動進攻會落下個勢力小人之名,寒了人心,以後誰還敢歸附投降曹魏?
先前幾年與曹操相拒濡須口,孫權佔據上風。而後孫權又主動向老曹提出休戰,因為孫權知道曹魏勢大,不能一時圖之。果然,以後的合肥會戰,張遼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令孫權顏面掃地,更讓他不敢貿然和魏軍開戰。
眼下,在孫權看來,曹丕、劉備稱帝,他們雙方水火不容。而我方的大都督呂蒙剛剛去世,東吳又需要進行人事調整,來應付即將到來的挑戰。這時候假意投降曹魏,既可以暗自籌劃軍備,又能坐觀魏、蜀兩國爭鬥,說不定可以趁機從中取利,孫權何樂而不為呢?
曹丕馬上敕封孫權為吳王,此舉惹惱了劉備。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向東吳用兵,為了給關羽報仇,也為了能夠重新奪回荊州這一戰略要地。劉備東進,孫權萬萬沒想到。自己雖然能成功抵禦蜀漢,但此舉必定會使吳、蜀兩國元氣大傷,到時候如何抗魏?夷陵之戰劉備慘敗,但是孫權馬上就派人去往成都與劉備求和。再次促成吳蜀聯盟,安定西南、共抗曹魏。魏國實在是陰險,表面接受孫權的臣諫,實際上又暗自調兵對付東吳。東吳南越之地又爆發了叛亂,內憂外患下孫權更不可能頂個皇帝的虛銜找打,他需要先穩住局面。
黃武三年(公元224年),吳、蜀交好,吳蜀聯盟又一次達成。曹丕感到上了孫權的當,第二次東征孫權,但還是無功而返。曹丕望著長江滾滾江水歎息道:「彼有人焉,未可圖也。」孫權趁機休養生息,他對民眾施德緩刑,寬賦息調。黃武六年(公元227年),諸葛亮作《出師表》名動天下,蜀漢開始北攻曹魏。這同時也給了孫權機會,一年後,孫權封兒子孫慮為建昌侯,駐守東安郡;陸遜石亭大敗曹休,東吳局勢維穩。
此時東吳擺脫了內憂外患的局面,民力有了很大提升。孫權早有稱帝野心,這時候他再也不用掩藏,孫權時常感歎天下未定,若徒守江東,修崇寬政,兵自足用,復用多為?
稱帝時機已到,黃龍元年四月(公元229年),孫權在南郊稱帝。繼而,孫權正式開始了「聯蜀抗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