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夏侯淵和於禁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公元219年,絕對是蜀漢的巔峰之年,一方面是劉備與曹軍爭奪漢中,魏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殺,曹操隨即率大軍來征討,結果被劉備擊敗,曹操只能退出漢中,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
另一方面,受劉備取得漢中消息的鼓舞,關羽在荊州與曹軍將戰事搞大,是為襄樊之戰,襄樊之戰初期,關羽雖然負傷,卻也打破曹軍主將曹仁的防守,並且殲滅曹仁水軍,曹仁不得不請求曹操救援,曹操因此派遣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率領七軍前來救援,結果當年八月,天降大雨數日,關羽將漢水大堤掘開,水淹於禁七軍,導致七軍全部被淹沒,被關羽所俘虜,隨後,關羽斬殺龐德並且收附很多魏國境內反叛曹操的軍隊,當時曹操任命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降關羽,關羽因此威震華夏,曹操想要遷都避其鋒芒。
很多人要說,夏侯淵地位並不比於禁低,於禁不過是曹操五子良將,而夏侯淵是曹操嫡系,曹軍出征一般以夏侯和曹氏為主將,以五子良將為副將,比如五子良將中的張郃還要受制於夏侯淵,由此可見,於禁身份肯定是低於夏侯淵的。
但是,為何黃忠斬夏侯淵不是威震華夏,而關羽斬殺於禁卻能夠威震華夏呢?
主要原因就是,黃忠斬殺夏侯淵只是漢中之戰的前奏,並不能決定漢中之戰的勝負,且漢中之戰的勝負所決定的不過是漢中的歸屬問題,不是傷及筋骨的地盤。但是在漢中之戰勝利後,關羽斬殺於禁,並且水淹七軍,徹底摧毀曹軍的南路防線,如果蜀漢能夠與孫權聯軍北上,對曹魏來說,應該是有威脅的,這才是威震華夏的原因。
下面,我給大家來詳細解讀。
赤壁之戰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方開始瓜分地盤的行為,其實赤壁之戰前,三方幾乎已經瓜分了荊州,而隨後劉備取得益州,更是如虎添翼,當時漢中為張魯屬地,在劉備取得益州時,張魯擔心被劉備吞併,因此有意投降曹操,公元215年曹操率軍進入漢中,張魯順勢投降,隨後劉備率軍開入關中,黃忠作為劉備的先鋒,率先斬殺夏侯淵,取得初戰告捷的效果。
但是這並不代表劉備集團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隨後曹操率大軍開入漢中,與劉備進行對峙,由於漢中這塊地方與益州聯繫更為密切,曹操其實是大軍遠來,供給不上,而劉備通常都是佔據險要之地,不與曹操開戰,搞得曹操很是心煩意燥,在僵持兩個月後,曹操不得不率軍退出漢中,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決定性的勝利。
次年,劉備在自稱漢中王后,封黃忠為關內侯,得知消息的關羽很是不是滋味,並且對黃忠的表現不屑一顧,並且還聲稱「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關羽為何這樣看不起黃忠呢?這是有資本的,關羽早年在官渡之戰中,以一己之力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解了白馬之圍,曹操因此舉薦關羽為漢壽亭侯,而黃忠的關內侯在漢朝侯爵體系中,是比關羽的要低一等級的。
關中之戰勝利後,劉備積極擴大戰果,派遣孟達和劉封兵分兩路,向東發展,相繼奪取了房陵和上庸,幾乎打通益州、漢中、荊州的聯繫,形勢一片大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自然心裡癢癢,別人都在前線立功,只有自己沒有戰功,很沒面子,但是這個時候曹操卻派曹仁來攻打關羽,我認為蜀漢在開啟漢中之戰時,主力應該都在漢中,曹操判斷關羽在荊州兵力不足。
但是曹仁卻被關羽擊退,為了快速解決掉關羽,曹操才派遣於禁率七軍前去支援,結果就是上面所說的結果,關羽不但俘虜了於禁,還獲得三萬降軍,自然威震華夏,這是曹操做夢都沒有想到的局面。
按照曹操設計的劇本,於禁率軍支援後,關羽即使不大敗,也要撤到益州,萬萬沒想到被人來了一次反殺,在胡修和傅方投降後,當時很多反叛曹操的軍閥都附屬關羽,保守估計關羽當時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兵力達七八萬之眾,如果這個時候北伐,其實與諸葛亮所描述的藍本是相差不多的。
當然,對曹操來說,最大的威脅其實不是來源於關羽,而是當時的孫權,不要忘了,關羽只是蜀漢的一個衍生軍閥,而孫權可是實打實的三足鼎立勢力之一,在赤壁之戰後,孫權一直謀求向北發展,攻打合肥很久。
如果當時劉備從漢中進攻關中,而關羽從荊州取河南,孫權從江淮北上,那對曹操來說絕對是致命級別的,不威震華夏才怪了。
所以說,黃忠斬夏侯淵只是局部性的作用,而關羽斬殺於禁後,帶來的可能是全盤性的勝利。
但是,最後劇本為什麼沒有這麼演,主要還是蜀漢的快速擴張讓孫權感受到恐懼,擔心自己有一天也被蜀漢吞併了,尤其是關羽與孫權之間還存在巨大的矛盾。
這還要從赤壁之戰時說起,為了拉攏孫權抗曹,當時孫劉聯軍應該是以擊敗曹操後,將荊州全部劃歸孫權,結果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幾乎全部接收了除曹操佔據外的荊州,一直到漢中之戰時,為了安撫孫權,才將長沙郡和桂陽郡以及江夏郡劃給孫權。
當然,這種行為讓鎮守荊州的關羽十分氣憤,孫權權衡再三,在襄樊之戰的關鍵階段,不但不幫助關羽,反倒是在後方襲擊關羽,造成關羽的最終失敗。
三國歷史就是這樣詭異和難以理解,當然,也正因為這樣而讓人著迷,出人意外的事情很多,反轉的劇情也隨時上演,這大概才是真正的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