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將關羽死後謚號是「壯繆侯」,依據周公制謚法,「繆」屬於惡謚,「名與實爽」,意思是名望與實際能力不相符。一方面,關羽在當時的名氣很大,另一方面由於他自視甚高卻身死人手,讓蜀國損一員名將,又丟失一處戰略要地——荊州,這對於蜀漢絕對是致命的打擊。所以說他名不副實似乎也情有可原。但真的是這樣嗎?
關羽畢竟是有功的,後主劉禪等一班朝臣竟然明目張膽地給他這樣一個具有諷刺性的謚號,又是什麼原因呢?這不就等於全盤否定關羽一生的功勞了嗎?
實際上,這個謚號並不中肯,有些偏激了些。關羽沒有活到劉備稱帝,官職直到前將軍、漢壽亭侯,但他從偏將軍到蕩寇將軍,再到前將軍,中間受漢帝封為漢壽亭侯,卻始終是當時劉備集團中武將地位最高的一位,可見關羽在蜀漢的地位,死後得到一個近乎惡謚的封號顯然是不公的,幸好繆的前面還有一個「壯」字,意為勇武。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後主等人故意諷刺關羽剛而自矜卻名不副實而故意給他加個惡謚。但我覺得後主對於這樣一個對蜀漢建有汗馬功勞的人不至於會如此刻薄的。
首先看關羽對蜀漢的忠義。
關羽被曹操所「禽」,這裡的「禽」通「擒」,但絕對不能簡單理解為現代文中的「擒拿」,《三國誌》記載關羽受曹操大恩,常常歎道沒有機會報答,而關羽在萬軍之中斬殺顏良,為曹操立了大功,曹操因此害怕關羽立功之後就會離他而去,因此常常躲避關羽。
試問,如果關羽是被曹操所擒,怎麼可能立功之後想走就走,因此此處的「擒」應當理解為「得到」更為合適,而「得到」的大致過程可能與《三國演義》中「約三事」差不多,關羽肯定與曹操有過約定,能保證他可以在必要時離開曹營。而曹操肯定以為自己有能力籠絡關羽,但關羽還是「千里走單騎」(我覺得是否過五關斬六將不重要,重要的是千里走單騎的決心,前者是虛構增加了傳奇性,後者是歷史才表現了關羽的品性),重新投奔劉備。
後來的關羽部將廖化被吳所擒,又歷經千辛萬苦重歸蜀漢,可能也是受關羽的忠義感染,但廖化在吳是被囚禁,只得裝瘋賣傻,而關羽在曹營是始終被禮遇的,再則,廖化在吳時,當時的吳國並不比蜀國強大,而關羽在曹營時,曹操和劉備的差距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不管怎麼說,關羽棄曹歸劉都是很偉大的,充分彰顯了關羽的忠。
再看關羽的勇武,主要從三處可以說明。
第一直接說明是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在三國史上萬軍之中斬上將首級僅有兩例(另一例是黃忠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其他像華雄、文丑都是被群毆而死,並不是被那位大將刺死!
第二間接說明是關羽死後劉備伐吳時,魏國群臣都說「蜀小國爾,名將唯羽」,意思是蜀國只有關羽可算的上是名將,這句話簡直折煞了張飛、馬超等,可見關羽在蜀國的地位。
第三是陳壽說的,「飛世之虎將,亞於關羽」,這句話先給張飛帶個高帽子,再說他不如關羽,依照陳壽的特點,如果不是十拿九穩,是不會明確說張飛不如關羽。
所以說關羽絕對是個忠勇雙全的人。再則關羽雖失荊州但寧死不降也是百官楷模,後主怎會在他死後再非議他?因此說是後主劉禪有意給關羽加惡謚似乎不太可能!
然後我們就不得不提中國的謚號規則了。
謚法是周公所制,用來對天子、諸侯或大臣的一生的蓋棺定論。謚法的頭幾個字分別為「武、成、康、穆、昭、平」,而西周國王的謚號恰好依次是「武王、成王、康王、穆王、昭王」,可見這時候的謚法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國王的謚號只是以謚法中的順序來定的,不過昭王下一位國王濫殺無辜,國人暴動,把他趕下台,才依據謚法中「殺戮無辜曰厲」,稱他為厲王。
秦始皇認為謚號是以臣論君,把它廢掉了,改用一世、二世傳至萬世似乎用起來更方便。而漢朝吸取了秦朝短命的經驗,把對君主蓋棺定論的權力又交給了大臣。
西漢每一位皇帝都有謚號,但卻只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因為只有有很大作為的皇帝才能在全國立廟供奉,分別是高帝劉邦為高祖、文帝劉恆為太宗、武帝劉徹為世宗、宣帝劉詢為中宗。
其中劉邦是漢朝的締造者,稱高祖當然沒問題,惠帝基本沒有作為,文帝、景帝雖然是比較成功的守成之君,但文帝勤政愛民被奉為太宗,而景帝濫用刑法,在當時名聲都不好,而且他的功勞大多是沾文帝的光。
武帝以後,漢朝就衰危了,宣帝劉詢中興漢室,因此中宗名副其實,其實中宗的意思就是中興之主,不像唐朝的李旦只是在大臣的擁護下恢復了李唐的國號就得到了中宗的頭銜其實名不副實。而漢武帝在位期間雖然雄才大略,極大壯大了漢朝的實力,但晚年窮兵黷武使漢朝迅速衰落,而且又因為廢太子的事牽連了許多無辜的人,國力反而不如他登基之前,因此他死後大臣沒有給他廟號,直到他的重孫宣帝登基後才與大臣商討是否給武帝加廟號,大臣都認為他晚年過錯太大,不贊成加廟號,而宣帝本來是武帝嫡長子即廢太子的孫子,為了證明他是武帝嫡系後人的合法帝位,他執意為武帝加廟號,結果君臣之間僵持了很長時間,才最終為武帝加了廟號。
可見,當時為天子、諸侯或大臣加謚號、廟號,大臣都有很大的發言權,即便先帝與當朝皇帝有血緣關係,大臣也可以據理力爭。而到了唐朝,那些荒唐的皇帝都可以得到「美謚」,一定程度上說明這時的大臣已經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了,而且到後來皇帝的謚號越來越長,也越來越浮誇,只是皇帝兒子給死去的皇帝老子加的溢美之詞而已,含金量不高。
而三國蜀漢政權承繼兩漢,追加謚號的規則依然很嚴格,大臣們仍然有很大的發言權,蜀漢政權也只有12為大臣被追加謚號。
上文已經說了,關羽忠勇雙全,作為皇帝的劉禪不會不領情,而此時的大臣有很大的發言權,再根據關羽平素剛而自矜,與蜀漢的文武百官關係見不得有多好,現在關羽丟了荊州,身死名裂,那些大臣們乘機非議他,說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才會丟失荊州,身死人手,根據「名與實爽曰繆」稱他為繆侯。
但後主既然準備給他加謚,肯定不會想去加惡謚的,奈何大臣一致如此,劉禪只好又加了個「壯」字,以表彰他的勇武。這也是有後例可援的,就是那個三國後期背魏向晉的賈充,無甚建樹只會阿諛奉承,死後大臣根據「恬亂肆行曰丑」要謚他「繆丑公」,他可是西晉的「開國功臣」兼太子岳父,晉武帝自然不高興。
再看看其他四位:
張飛雖然暴戾,但他特別尊重士大夫,而那些大臣都是士大夫出身,肯定對他有好感,因此張飛的謚號「桓侯」意為開疆擴土有功就很公正;
馬超基本在漢中,與朝廷的人很少接觸,肯定不會得罪他們,而且他又威名遠播,因此謚號「威侯」也名副其實。
老將黃忠被武將譏笑為「老兵」,但確實老當益壯,肯定會得到文臣的由衷欽佩,謚號「剛侯」。
而趙雲雖然官職沒有其他四位高,但人緣一直很好,謚號「順平侯」中兩個字均為美謚。
因此說,關羽死後得到的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謚」,並非因為後主嫉恨他失了荊州而刻意諷刺,而是關羽平時善待士卒而輕視士大夫結冤了蜀漢文臣,才得了個惡謚,要不是他對蜀漢忠心耿耿,估計連「壯」字也得不到,直接謚曰「繆侯」也說不定呢?看看最後魏延的下場我們也許就知道了。
也有一種說法是「繆」是通假字「穆」,「布德執義」「中情見貌」,這完全是個美謚,還有先例可尋,我們熟知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在《史記》中就被寫作「秦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