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的兩個建議,劉備最後採納了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趙雲的兩個建議,劉備最後採納了嗎?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裡面講述的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人們最為感興趣的國家就是劉備的蜀國,對於劉備身邊的人或事都比較瞭解。人們知道最多的就是諸葛亮與五虎上將了,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趙雲在歷史上的名聲十分的好,他不似張飛那般衝動,卻也不像諸葛亮那般的狡猾。在兩者之間,卻是一個平衡的存在。他能位列五虎上將第三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與能力不一般。

而趙雲最初並不是追隨劉備的,他起初投奔了袁紹與公孫瓚。也是因為公孫瓚的牽線搭橋他才認識了劉備,也是在公孫瓚的軍營中與劉備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後來,趙雲看不慣公孫瓚性格與行事方式,於是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公孫瓚。之後的七年時間,趙雲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狀態,直到趙雲在鄴城見到了劉備,從此就追隨在劉備的身後,這一跟就是數十年。直到劉備死後,趙雲也一直輔佐著劉備的兒子,一直沒有二心。而趙雲在這期間,也給劉備提出了很多的建議,但最為重要的建議只有兩個。而劉備只採納了第一個建議,對於第二個建議並沒有理會,也就間接的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趙雲第一個建議發生在劉備拿下益州之後,我們都知道劉備的成功與手下人的幫助脫不開關係,也是因為他與手下的臣子們的坦誠相待,才使得眾人忠心耿耿的輔佐他。劉備也是十分大方的,所以在賞賜方面也是毫不吝嗇的。所以在攻打下益州之後,劉備便想要重賞幾位功臣,這時候趙雲卻向劉備建議。不應該厚賞功臣,應該安撫住益州的百姓,這樣才能夠得到人心。這個建議劉備採納了,所以便沒有進行賞賜,這一舉雖然穩定了民心,使得劉備佔領益州數十年,卻也得罪了一些本應該受到封賞的臣子。也使得趙雲在這些臣子心中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

這就與商鞅變法中商鞅得罪了舊貴族的利益相同。而趙雲的第二個建議是在劉備舉兵攻打孫權的時候,當時劉備剛剛創立蜀國三個月,這時候攻打孫權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但當時並沒有人敢去勸阻,就連著名的謀士參謀諸葛亮都不能夠去勸阻劉備。但是趙雲去了,他勸劉備這時候不能去攻打孫權,應該與孫權聯合起來攻打曹操,這樣才能獲得雙贏。可以在打完曹操之後再去攻打孫權,但是當時劉備鐵了心的要為關羽復仇,同時也想要奪回荊州這個地盤。所以趙雲的建議劉備沒有聽進去,毅然決然的出兵。

這次戰爭果然失敗了,而且劉備輸的很慘,他輸得不僅僅是一場戰爭,而是蜀國的基業,也是蜀國歷年來積攢的實力,與數名英勇善戰的將領,使得劉禪登基的時候,蜀國沒有什麼能人可以用。也是因為這一戰,之後諸葛亮用了很多年都沒能將劉備這一戰的損耗彌補回來。

趙雲一生所提的建議並不多,因為他並不是一個謀士參謀,但不得不說他提的建議都十分的正確,每一個建議都是在適當的時間提出的適當的建議,但可惜劉備並沒有將他的建議全部採納。但僅僅從採納的那一個建議就能夠看出趙雲想法的正確性。而趙雲提出建議的時候都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第一次是老臣們的不滿,第二次則是劉備的不滿,但他仍然敢於提出,也能夠看出他是一心為了劉備,為了蜀國的江山著想。由此可見,趙雲不愧為五虎上將之一,也不愧被後人稱讚很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