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戰呂布”的情節是否屬實?呂布真有那麼強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英戰呂布”的情節是否屬實?呂布真有那麼強嗎?

在《三國演義》這部著作中,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無疑是整部書中最為精彩的一次打鬥。平常的打鬥描寫通常就是幾十字,頂多也就是百十來字,而描述「三英戰呂布」原著則用了三百多字,外加一首280字的贊詩。

而正是通過這些詳盡的描寫,使我們能夠對呂布、關羽、張飛三位猛將的武力值有個比較清晰的定位和比較。

呂布的武力值很清楚,他是三國武力排名榜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勇士。在整個漢末三分時代,只有呂佈一個人具備獨戰兩名超級猛將而不落下風的強悍實力,其他人都做不到。

比如關羽,他在土山之戰中曾奮力擊退許褚和徐晃的夾攻,雖然許褚屬於超級猛將,但徐晃只能算是強一流;張飛在葫蘆口伏擊戰中曾經一人單挑許褚、張遼、徐晃三員敵將的圍攻,但許褚當時騎的是無鞍馬,徐晃算是強一流,而張遼則是中一流。長沙城下的關羽不可能應對兩個黃忠,葭萌關前的張飛也明顯對付不了兩個馬超。能夠做到獨戰兩員超級猛將不敗的只有巔峰期的呂布。

所以毋庸置疑,巔峰期的呂布是三國時代武力值最高的猛將,他比其他人要高出一個層次。那麼,以張飛之猛,關羽之強,如果他們兩人分別單挑呂布,是怎樣的結局呢?咱們可以通過原文中的線索進行分析。

一、張飛獨戰呂布

虎牢關之戰中,張飛攔住窮追公孫瓚的呂布,向呂布發起挑戰,「抖擻精神,酣戰呂布」,張飛是全力以赴,超水平發揮,「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在呂布與張飛交手之前,呂布「無五合」刺死河內著名將領方悅,又「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再次向盟軍搦戰,「手起一戟」刺穆順於馬下,「十餘合」斬斷了錘將武安國的手腕,「戰不數合」打跑了公孫瓚。總的來說,有約三十合的體力消耗。

而張飛「抖擻精神」與呂布廝殺,戰有「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這時候張飛是堅持不下去了嗎?末必,張飛仍然能夠繼續抵擋。張飛是個悍勇型的戰將,他與呂布這樣的強手交鋒,除了武藝和力量之外,更憑籍的是悍不畏死的勇氣。呂布一戟殺過來,張飛不招不架,一矛反捅過去,你呂布是董卓的義子,還是「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我張飛不過一介小小的「步弓手」而已,連個將旗都沒有,你呂布來和我換命?

張飛也屬於超級猛將,本身武藝就強,再加上敢於玩命,用這種「無賴式」的打法,戰鬥力就陡然漲出一截來,呂布只能慢慢消耗張飛的銳氣,等待張飛體力下降,然後再尋找破綻幹掉他。後來呂布夜襲徐州,張飛醉酒「不能力戰」,他遇到呂布也是倉皇而逃。張飛自己心裡也清楚,一旦失去了搏命的勇氣,他還是落下風的。

所以說從場面上看,呂布是佔據上風的,拿下血氣方剛的張飛只是時間問題。如果當時沒有關羽助戰,兩人死磕,張飛總共能撐七八十回合就得落敗了。

二、關羽獨戰呂布

那麼,如果張飛不上場,由關羽獨戰呂布,以關羽的實力能撐多少回合呢?咱們也能從《三國演義》中找到線索。

大家都知道,關羽這個人性情驕狂自矜,目高於頂,這世上就沒有幾個他瞧得上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呢?不能不承認,關羽有驕狂的資本,很有本事。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有統兵的帥才,單挑廝殺也堪稱武藝絕倫。

要說打鬥,關羽這輩子只服過張飛。白馬坡一戰,單騎突陣,萬軍中斬殺敵方大將顏良,來去無遮攔,曹軍眾將驚為天人,紛紛贊賀,關羽卻罕見地謙虛說:

「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整部《三國演義》中,關羽就謙虛了這一回。為什麼關羽會這樣呢?不服不行,最好的參照就是呂布。關羽也多次在陣前與呂布對面,但他從來沒有主動向呂布發起挑戰,這一點上和張飛還是有差距的。

虎牢關之戰,張飛勇鬥呂布五十合不分勝負,關羽「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關羽為什麼不讓張飛退下暫時休息一會兒,自己獨戰呂布,採取「車輪戰」的方式呢?原因很簡單:關羽如果獨戰呂布,他頂多能撐五十餘合。

假如張飛退下,由關羽獨戰呂布,撐不到五十回合,那麼在十八路諸侯的眾目睽睽之下,大家就會知道,關羽的武藝即不如呂布,也不及張飛,而關羽剛剛「溫酒斬華雄」建立起來的威著名將領蕩然無存。這是性情驕狂,死要面子的關羽絕對接受不了的。所以他寧可與張飛聯手夾攻,也不願冒險獨鬥呂布。

關羽是個力量型的猛將。驕傲的人都自恃甚高,自珍自重,這種人最欠缺的就是決死的勇氣。沒有勇氣,關羽憑籍什麼來與呂布抗衡?呂布能射中轅門外一百五十步開外的戟枝,單手抓住紀靈的脖領子凌空提起,「如提童稚」,他會怕關羽的力量?關羽的前段爆擊一旦被呂布頂住,馬上就會陷入弱勢。

結論:關羽獨戰呂布,頂多能扛五十餘合。

在漢末三分時代,巔峰期的呂布武力值是最高的,雖然後來在下邳確實被張飛打跑過,但那時候的呂布已經不在巔峰期了,胸中充滿仇恨的張飛勤奮練習,以圖報復,武力值在提升,而生活不檢點缺乏自制力的呂布已經逐步衰退,這是此消彼長的結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