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備和趙雲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趙雲就是追隨劉備的一員大將,此人是謀略過人,能文能武,可以說是一個全才。趙雲原本是公孫瓚手下的一員大將,由於公孫瓚投靠了劉備,所以趙雲也追隨了劉備,兩人相見如故。
趙雲追隨劉備時,正是人生中的年少時期,可以說有大好的前程在等待著趙雲。趙雲的能力不用說在劉備的手下,就是在整個三國之中,趙雲也是能夠排上榜的大將。那麼追隨劉備多年的趙雲為何沒有被重用呢?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政治家考慮問題的角度與趙雲是完全不同的,不是以百姓的利益來考慮問題,而是以統治階層的利益來考慮的,政治家會有一些傷害百姓的作為,比如劉備在益州發行五銖錢,相當於國民黨政府發行法幣掠奪百姓的財富一樣,百姓是窮了,但是政府富有了,這就是政治家的行為。
不僅如此,趙雲還在劉備伐吳前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趙雲說:國賊是曹操,現在曹丕纂漢,應該先北伐曹魏,滅了曹魏自然就能收復孫權,伐吳並非上策。當時並沒有其他人出來勸諫劉備,唯有趙雲一人而已。
趙雲又是不懂政治了,當時連諸葛亮都明白,劉備伐吳是勢在必得,而且是迫不得及的行為,劉備集團中的骨幹都是荊州人,荊州被奪,這些人就成為無根之水,包括諸葛亮在內的所有荊州派人士,都是贊同劉備伐吳的,要不然故鄉只能成為敵占區,宗廟、祖墳都在敵占區,古人可是非常看重這個的,劉備不奪回來,如何向蜀漢群臣交代?如何安穩人心?
但趙雲不懂這些,並不是劉備不信任趙雲,而是因為趙雲不懂政治,沒法讓劉備重用趙雲,劉備重用的是有政治能力的人,比如諸葛亮、法正等人,如果是武將,劉備需要的是能服從並且能打的人,比如關羽、張飛、魏延等人。
但是在另一個層面上,趙雲並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因為趙雲的性格很剛直,很忠誠,所以說他的這個性格對他的職業上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最開始東征討吳的時候,趙雲就非常反對,這也正好違背了劉備為張飛關羽報仇的心思,所以說在後期劉備並沒有把趙雲當成重點培養對象。
在劉備臨終時,把趙雲叫到床前托孤:「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意思就是說,我與你趙雲共患難,你是我的恩人,也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在我死後,你一定要記得保護好劉禪,不要忘了我的囑托。其實就是在暗示趙雲如果有人威脅到劉禪,趙雲就可以自主採取措施。其實這在暗中給了趙雲很大的權力。等到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劉禪將會重用趙雲,算是對他的補償了吧!
讀三國,亦是學習謀權術,劉備的這招扮豬吃老虎大家理解了嗎?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