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沙之戰發生於公元前301年,齊國、韓國、魏國聯軍攻打楚國的一場戰爭。公元前301年,齊國、魏國、韓國三國的聯軍,進攻楚國的方城,雙方夾泚水(在今河南西南唐河境,下游至襄樊入漢水)列陣,相持長達六個月。彼時,齊宣王不願意僵持下去,催促齊軍主帥匡章早日決戰。隨後,匡章命人尋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於楚軍放箭射守,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邊。
後來,一位樵夫告訴說:「要想知道河水深淺太容易了:凡是楚軍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淺的地方;凡是楚軍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按照這一理論,匡章得以找到楚軍防禦的薄弱之處,並迅速渡河,向楚軍發起突然襲擊,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破楚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垂沙之戰中,楚國最終吃到了敗仗。那麼,問題來了,垂沙之戰,齊魏韓三國重創楚國後,為何不乘勝滅亡楚國?
一
首先,在垂沙之戰中,齊國、魏國、韓國三國在重創楚國主力之後,乘勝攻佔垂丘(今河南省沁陽縣北)、宛(今河南省南陽縣)、葉(今河南省葉縣)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國宛、葉以北的土地為韓、魏兩國奪取。楚國大軍主帥死後,部將莊蹻率領兵馬叛變,起義的大軍一度攻下楚國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將楚國的疆域分割成幾塊。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垂沙之戰中,楚國可謂遭到沉重的打擊。在此基礎上,三國聯軍完全可以趁勢消滅楚國。
不過,三國聯軍卻沒有乘勝追擊。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在垂沙之戰中,楚國不得不向齊國表示屈服,被迫以太子橫為質,向齊求和。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楚國繼續抵抗的話,三國聯軍能以此作為借口,從而繼續攻打楚國。但是,當楚國主動求和之後,無疑是給三國退兵一個台階,這成為三國選擇撤軍的重要原因。
二
進一步來說,楚國疆域遼闊,這增加了消滅楚國的難度。楚宣王、楚威王時期,楚國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因為楚國疆域遼闊,這意味著想要消滅楚國的話,齊國、魏國、韓國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不過,如果這樣的話,垂沙之戰的後續戰役,自然會陷入到膠著狀態,所以齊國、魏國、韓國選擇見好就收。比如魏國、韓國因為已經攻佔了楚國北部的部分疆域,也即已經獲得了實質的好處。如果繼續投入的話,說不定要把之前拿到的好處吐出去。另一方面,在筆者看來,秦國這一強國的虎視眈眈,也是魏國、韓國不敢孤注一擲,消滅楚國的原因之一。
三
秦昭襄王四年(公元前303年),齊、魏、韓三國聯合在一起攻打楚國。楚國派遣太子熊橫到秦國作為人質,秦國發兵救楚國,攻佔了蒲阪(山西運城永濟市西)、陽春(山西運城永濟市西南)、封陵(山西運城芮城風陵渡)。秦國再攻打韓國,又攻佔了武遂(山西運城垣曲)。在垂沙之戰之前,秦昭襄王曾經派兵救援楚國,並攻打了魏國和韓國。對於魏國、韓國來說,如果真的投入大軍消滅楚國的話,那麼其後方必定會相對空虛。
在這個時候,秦國如果全力出擊的話,魏國、韓國很可能就有滅國的風險了。權衡利弊之下,魏國、韓國自然承受不了這一風險,畢竟相對於楚國,秦國對於自己的威脅更大。比如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韓、魏攻秦,秦國任命白起為主帥,在伊闕(河南洛陽南)擊敗了魏國、韓國的聯軍,導致魏國和韓國付出了20多萬精銳士卒陣亡的代價。
四
最後,除此之外,齊宣王的去世,則成為齊國撤軍的重要原因。齊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齊宣王去世,其子田地即位,是為齊湣王。對於垂沙之戰來說,是在公元前301年取得勝利的話,但是,在齊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大軍取得勝利之後,匡章卻收到了齊宣王去世的消息。至於剛剛即位的齊湣王,自然不願意大軍長期在外征戰,也即這不利於齊湣王掌控大軍。所以,對於匡章來說,只能率領齊國大軍班師回國。在垂沙之戰中,雖然是三國聯軍,不過主力自然是齊國大軍。在戰國中期,齊國可謂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連秦國都需要禮讓三分。在齊國撤軍之後,魏國、韓國這兩國,實際上並沒有消滅楚國的實力。
於是,垂沙之戰得以在公元前301年告一段落。不過,對於楚國來說,垂沙之戰可謂是其由盛轉衰的重要標誌。公元前299年(楚懷王三十年),秦國穩住了齊國後,秦昭襄王即對楚國採取軟硬兼施、又打又拉的策略,一方面命庶長奐率軍攻楚,佔領了楚國八座城邑;另一方面又邀請楚懷王到武關會盟。結果,楚懷王來到武關之後,秦昭襄王要挾楚懷王先割巫、黔中之郡,後結盟,楚懷王怒道:「秦詐我而又強要我以地。」再也不肯答應秦的無理要求了。秦昭襄王於是把楚懷王扣留在秦國。最終,楚懷王客死異鄉,而楚國也開始走向衰落,失去了爭霸中原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