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本是劉璋所屬人物,劉備平定益州後得以被舉為孝廉,開始為劉備效命,在趙雲麾下參加了漢水之戰。而後張翼逐漸成長為蜀漢的中流砥柱,並且與廖化等有著同樣長的壽命,一直活到了蜀漢滅亡那一天。
最廣為認知的小說《三國演義》當中,並未對張翼這個角色有過多的刻畫,雖然也是北伐戰場上的主要蜀漢將領,但是無論是武力和智力,都是相對比較平常的。
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有一部名為《三國誌平話》的藝術作品,被看作是《三國演義》的前身,諸如「三英戰呂布」等被廣為人知的故事,都是出自《三國誌平話》的收集、整理。
《三國誌平話》裡,張翼(益)以劉璋麾下大將的身份出現,綽號「鐵臂將軍」,駐守益州的紫烏城。劉備與劉璋反目後,軍師龐統中流矢而亡,諸葛亮從荊州率領張飛、趙雲入川支援劉備。
諸葛亮與張飛、趙雲兵分三路,諸葛亮攻打葭萌關,張飛攻打巴州,趙雲攻打的則是張翼駐守的紫烏城。結果諸葛亮、張飛都將城池攻下,趙雲卻被張翼所擊敗。
想那趙雲,在《三國誌平話》裡是被設定為武藝僅次於張飛的存在,使用的武器槍名為「涯角槍」,意思是天涯海角沒有對手。當初與張飛交手,也僅僅是因為氣力不如而敗陣,如今遇著蜀將張翼,卻直接被擊敗。
趙雲被張翼擊敗後,諸葛亮又領張飛前來助戰,諸葛亮試圖勸降張翼但被拒絕。張飛便出馬與張翼大戰,一連打了三天,戰了上千回合,仍然難分勝敗。
打敗趙雲,戰平張飛,張翼簡直不要太風光。
歷史上的張翼個性嚴厲,又是蜀漢後期的重要武將,蜀漢滅亡時,又隨姜維等死於國難,一個為了國家竭盡心力的人物在小說中美化一下無可厚非。但就是這樣一個長期活躍於北伐戰場上的武將,有時候卻沒能起到正面作用。
按《三國誌·張翼傳》:「(姜)維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經眾死於洮水者以萬計。(張)翼曰:『可止矣,不宜復進,進或毀此大功。』維大怒。」
《三國誌·姜維傳》:「後(延熙)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姜)維圍之。魏征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鍾題。」
姜維大敗王經這次,便是姜維北伐時取得最大的一次勝利,殲滅敵人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好幾萬,但是張翼在這個時候卻勸姜維就此收手,不要再進攻了,惹得姜維大怒。
張翼雖然是姜維所依賴的武將,但是對於姜維北伐,張翼的態度是相對比較消極的。即便是在姜維取得大勝後,他仍然不看好姜維。想來張翼也是把姜維的北伐行為僅僅看作是建立功名,取得這樣的勝利後,姜維可以說是功成名就,因此,張翼就勸姜維見好就收。
這段歷史還被羅貫中搬到《三國演義》當中進行描寫,其結果是姜維不聽張翼的勸告,最終被魏軍擊敗,羅貫中還就此事把姜維批評了一番。
但實際情況是《姜維傳》所記載的那樣,因為陳泰率軍前來解王經之圍,姜維轉而駐紮鍾題,並沒有像張翼所說的「毀此大功」。
一場大戰下來,勝利的一方士氣高漲,鬥志昂揚,失敗的一方士氣低落,兵無戰心,因此乘勝追擊,可以繼續將戰果擴大。而張翼卻阻止姜維繼續進軍,實在是在幫倒忙,這一點,鄧艾的表現就可以證明。
按《三國誌·陳泰傳》:「(鄧)艾等以為,王經精卒破衄於西,賊眾大盛,乘勝之兵既不可當,而將軍以烏合之卒,繼敗軍之後,將士失氣,隴右傾蕩。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其腕。』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守。』蓋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隴右之害,過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謂。姜維之兵,是所辟之鋒。不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
王經的身份是雍州刺史,所率領的軍隊也是雍州精銳,這樣一支軍隊被姜維打的大敗。鄧艾當時官職地位不如王經、陳泰,但他卻是姜維北伐的一道阻礙,多次與姜維在戰場上鬥智鬥勇,甚至曾一度在段谷將姜維打敗。連鄧艾這樣的見識卓遠的人都認為姜維的得勝之師銳不可當,甚至建議陳泰放棄救援王經,可見姜維若是真的率軍強攻王經,王經的結局怕是非常不容樂觀。
而張翼卻在這種時候勸姜維放棄徹底殲滅王經的機會,張翼的行為怕不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姜維雖然拒絕了張翼的建議,但張翼的話卻多少會干擾姜維的思維,使得姜維不能放心大膽的擴大戰果,甚至於被陳泰給算計了。
按《三國誌·陳泰傳》:「遂進軍度高城嶺,潛行,夜至狄道東南高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狄道城中將士見救者至,皆憤踴。」
陳泰拒絕了鄧艾的建議,堅持率軍前來救援駐守狄道的王經,並巧妙的避開了姜維的伏兵,出現在狄道東南的山上,使得狄道城中的殘兵敗將也看到了希望。但是從陳泰在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虛張聲勢而不敢和姜維直接交鋒可以看出,陳泰急忙趕來相救王經所率領的援軍,其實數量並不是很多,鄧艾又說陳泰的兵士是「烏合之卒」,則說明陳泰的救兵也是倉促間召集來的,沒有很強的戰鬥力。
陳泰敢以少量烏合之眾前來救援困守狄道的王經,而且成功唬住了姜維,表現出了過人的膽識和計略。
看姜維前幾次北伐,以一己之力,與魏國的郭淮、陳泰、鄧艾等人在雍涼戰場鬥智鬥勇,多次打成平手,且還有些戰果。但大破王經後,張翼勸退的話難免會影響姜維的戰場思維,使得姜維既不能放心大膽的擴大戰果,又不想放棄眼前的勝利就此退軍。而猶豫的時候,就是喪失戰機的時候。
王經後來見到陳泰,告訴他說,狄道的糧草已經堅持不到十天了。而陳泰的部隊也只是虛張聲勢的沒有戰鬥力的部隊,倘若姜維能趁士氣高漲的時候發動猛攻,恐怕不僅王經,就連陳泰也難以自保。
但悲劇的是,在張翼的「幫忙」下,姜維先是沒能成功伏擊陳泰,而後又誤判了陳泰的疑兵之計,錯失良機,導致陳泰成功等到了從涼州金城而來的援兵,致使姜維不得已而退兵鍾題。「隴西之地,斷而有之」的夢想,就此化為泡影。
張翼身為蜀漢大將,在姜維北伐最接近成功的時候勸姜維放棄,導致姜維功敗垂成,令人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