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陳壽的《三國誌》,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在遼東,有一個與魏、蜀、吳三國性質相同的國家──燕國,該國從190年初成規模,到238年被司馬懿所滅,立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
燕國鮮為人知的開國之主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燕國指三國時期公孫淵所置王國,前身是公孫度開創的半獨立的(遼)東國(侯國)政權。「景初元年,乃遣幽州刺史毌丘儉等繼璽書徵淵。淵遂發兵,逆於遼隧,與儉等戰。儉等不利而還。淵遂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
歷史背景
前身是公孫度開創的半獨立的遼東(侯)國政權。東漢末年,公孫度在東萊郡、遼東郡、遼東屬國、玄菟郡、樂浪郡和帶方郡建立統治,作為遼東太守,自稱平州牧、遼東侯,「雄張海東,威服外夷」。又置平州、營州二州,本受玄菟郡管轄的扶余,這時也改屬遼東郡,夫余夾在鮮卑和高句麗二強之間,公孫度以同族女妻以其王加強紐帶。漢時,夫余王安葬所用的玉匣,都預存在玄菟郡,到公孫淵被滅時,玄菟郡庫仍有玉匣一具。
可見公孫氏時期這一親緣傳統沒有中斷。謂「東夷九種皆服事焉」,因為「公孫度威行海外,中國人士避亂者多歸之」。公孫度死後傳位兒子公孫康,公孫康繼位後決定先下鄴城被涼茂以大義所感,不行。魏武侯派張遼收青州海濱,逐走柳毅,公孫康失去營州。魏武侯北征烏恆時和公孫康締約,曹氏幕府以公孫康繼承燕秦漢以來的東北亞秩序的條件,承認其對九夷的統治換取公孫氏政權不再參與中原紛爭,名義上是效忠東漢(曹魏)的地方官,實際上割據遼東。
公孫康沒有後顧之憂開始經略四方「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建安中,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為帶方郡,遣公孫模、張敞等收集遺民,興兵伐韓、濊,舊民稍出。是後倭、韓遂屬帶方。」並學其父嫁女百濟(馬韓)加強對三韓的控制。史稱「右折燕齊,左振扶桑,凌轢沙漠,南面稱王」237年,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自立為燕王,放棄其父祖的平衡外交,外交搖擺不定,魏怒伐之,淵先後擊敗魏國大將田豫、毋丘儉兩次討伐後,改元紹漢,建立燕國政權。
次年正月又向東吳稱臣,同年八月流星擊城,魏軍散佈讖緯,東國人心狂亂,魏軍司馬懿率兵平定遼東,公孫淵戰敗身亡於流星墜落處,東國政權覆滅。由於東國士人都被司馬懿築京觀,關於東國的記載全來自魏國、吳國、蜀國、晉國、韓國、倭國的史書及考古。
歷史評價
郡在藩表,密邇不羈,平昔三州,轉輸費調,以供賞賜,歲用累億,虛耗中國。然猶跋扈,虔劉邊陲,烽火相望,羽檄相逮,城門晝閉,路無行人,州郡兵戈,奔散覆沒。淵祖父度初來臨郡,承受荒殘,開日月之光,建神武之略,聚烏合之民,掃地為業,威震耀於殊俗,德澤被於群生。遼土之不壞,實度是賴。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向不遭度,則郡早為丘墟,而民繫於虜廷矣。遺風餘愛,永存不朽。度既薨殂,吏民感慕,欣戴子康,尊而奉之。康踐統洪緒,克壯徽猷,文昭武烈,邁德種仁;乃心京輦,翼翼虔恭,佐國平亂,效績紛紜,功隆事大,勳藏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