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斷交」的管寧與華歆,走上了怎樣不同的道路呢?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成語"割席斷交"說的是: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依舊揮動著鋤頭而似金如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則高興地拾起金片,但又扔了它;曾經,管寧和華歆同坐在同一張蓆子上讀書,有個坐著有華麗的車、穿著禮服的人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依舊在看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蓆子和華歆分開坐,說:"子非吾友也。"這個成語想表達的意思是:"志不同道不合,便難以成友",之後的兩人也確實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人入仕為官、一人歸隱田野,那麼他們各自的命運又如何呢?
1、 龍首之才,濟下以仁
東漢末年,時人稱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為一龍,其中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雖少時因為"割席斷交"而不被後世所讚賞,但華歆之才不輸於管寧,甚至比他更高。當時,漢室已成日暮西山之態,很難約束地方,各地豪強割據一方,同姓諸侯也虎視眈眈,華歆曾被推薦為孝廉,由朝遷授予郎中一職,但因病而辭職回家。大將軍何進輔政後曾調華歆入京授以尚書郎之職。之後何進身死,董卓強勢入京,將漢獻帝劉協遷到長安後,華歆逃走了。到了袁術的領地,華歆勸袁術發兵討伐董卓,但袁術沒有採納,華歆決定拋棄袁術另走他鄉,在這時正好碰到了漢獻帝劉協的太傅馬日磾,被馬日磾召做掾屬,繞來繞去,最終華歆還是繼續為天子做事,
被漢獻帝劉協任命為豫章太守後,華歆愛民如子,"以為政清靜不煩,吏民感而愛之",甚至當揚州刺史劉繇死後,整個揚州民眾共推華歆為刺史,但華歆還是以"因時擅命,非人臣之宜"拒絕了眾人的請求。當時小霸王孫策有雄才,意圖謀劃揚州,華歆知策善用兵,為了不使戰火波及到無辜的人民,思量再三後,華歆乃幅巾奉迎,為豫章避免了戰火。而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召華歆至許昌任職,繼承父、兄產業的孫權不願放華歆,華歆進言說:"將軍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義未固,使僕得為將軍效心,豈不有益乎?"勸說孫權不要因為不願意放過自己這個"無用之物"而交惡曹操,孫權同意了。入魏後華歆因其才能而被曹操重用,先後任司空、尚書、侍中,再代荀彧為尚書令,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了
2、 歸隱避難,征辟不就
以管寧之才,如果他願意的話也可以與華歆一般居高位、做大官,但他卻沒有這樣,反而選擇了與好友不同的道路——歸隱。據說管寧是那位輔佐齊桓公實現霸業的名相管仲之後,"漢興有管少卿為燕令,始家朱虛,世有名節,九世而生寧。"管寧少時與華歆、邴原為友,但管寧的志向並不在封侯拜相,因此在看穿華歆與自己志向不合後,為求自保而與華歆斷絕友情。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後,管寧也避禍遼東,時任遼東太守公孫度為管寧等人安排住所,管寧拜見公孫度,只談儒家經典而不語世事,也沒有接受公孫度的示好,而是居住在山谷中。當時很多來避禍的人仰慕管寧之名,都來跟從他,一月之間就形成了村落,管寧遂"講詩、書,陳俎豆,飾威儀,明禮讓",人們都很樂於接受管寧的教導,並且十分愛戴他。
管寧大才,但不願意為官,曹操任司空後徵召管寧,公孫度的兒子遼東太守公孫康截斷詔命,不對管寧宣佈,但當時的公孫康對外以朝廷的將軍太守為號,但在內確有稱王之心,因此他想要管寧輔佐自己完成霸業,然而公孫康卻不敢,"終莫敢發言,其敬憚如此"。無論是魏文帝曹丕還是魏明帝曹叡,都多次徵召管寧,但管寧都沒有接受,管寧不想投身於政治的污泥之中,但他確實能預測天下大局,本欲在遼東頤養天年的管寧卻看出新的遼東太守公孫恭的無能,也看穿公孫康之子公孫淵的狼子野心,管寧擔心禍亂將起,於是帶著家眷又匆匆離開,果不其然,公孫淵反叛曹魏,僭號稱王,被司馬懿所滅。魏明帝曹叡也多次徵召管寧,甚至華歆都願將太尉一職讓與管寧,但管寧高節始終,一直沒有答應入仕。
3、 道不相同,不相為謀
雖被稱為"龍頭",但在華歆心中,管寧之才一定是超過自己的,不然他也不會"稱病乞退,讓位於寧",因為管寧是真正高風亮節的名士。很多所謂的隱士,他們遁入山林,不僅是博美名,最終的目的卻是入帝王家,然而管寧不同,他是真的隱士,所思所想皆是學問真理,相與為伴皆是自然山川,而世人追求的榮華富貴對他而已卻如浮雲,因此在避禍遼東時,管寧只談儒家經典,整治威儀、陳明禮讓;遼東不太平,他回到中原,也是抱道懷貞,僅是求道講學,堅決辭讓來自魏帝的徵召。
與他相對的華歆可謂是俗人的標桿了,他輾轉各路勢力,靈敏的政治嗅覺讓他最終傍上曹魏這根大腿,此後平步青雲,官越做越高,權越來越大,而華歆也非世俗之人所想的那樣貪婪無能,他愛民如子,且深得民心,他淵清玉潔,有禮有法,也難怪名士嵇康將他與諸葛亮比肩:"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
"割席斷交"的典故已被世人曲解成:管寧是不慕名利的君子,而華歆只是貪圖財物的小人。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時勢造英雄,亂世出人才",像管寧華歆這樣有才的人,在亂世中無非就兩條路: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活下去,或是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而死,兩人都選擇了前者,但僅僅是結果不同而已,管寧想的是明哲保身,不趟渾水,而華歆則是將責任攬在己身,保民救世。雖然管寧的高風亮節被後世敬仰,然而在那個只有達官貴人才吃得飽飯的時代,華歆致仕而救民行為無疑是更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