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怎麼遲遲不稱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怎麼遲遲不稱帝?

220年10月,漢獻帝劉協被迫退位,曹丕稱帝,建立曹魏政權。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然而,孫權卻沒有稱帝,而是在222年,接受曹魏的冊封,成為吳王。直到229年,孫權才登基稱帝,此時劉備已死6年,曹丕也死了3年。那麼孫權為何遲遲沒有稱帝,這背後到底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事情?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曹丕、劉備先後稱帝的情況下,孫權本來也可以選擇稱帝,因為他當時佔據著長江中下游地區,綜合實力甚至比劉備還要強些。孫權雖然沒有稱帝,但卻在222年10月建立年號。按理說「改年號,正服色」就是稱帝的節奏,說明孫權是想稱帝的,但他又有所顧忌,所以建元而不稱帝。

其一,避免兩線作戰,減輕軍事壓力。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殺死了關羽,與劉備的盟約破裂。之後,曹丕稱帝,孫權再度上書,「卑辭奉章」,並送還於禁。當時,曹魏大臣劉曄看穿了孫權的企圖,他認為孫權「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乘其釁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

222年6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破劉備,孫權取得了勝利。然而,此時曹丕不斷催促孫權交出人質,導致雙方關係破裂,因為一開始,孫權就沒有真心稱臣。在與曹魏關係破裂的同時,主持蜀漢國政的諸葛亮調整政策,與東吳重新修復關係,雙方再度結成同盟。孫權再度化解兩線作戰的危險。

其二,孫權自身實力不足。孫策在臨死前,說過一番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也就是說,在開疆拓土,爭奪天下方面,孫權是不如孫策的,但孫權有一個優點,他能任命賢明,保固基業,也就是說孫權是一個守業者,而非開創者。

一旦稱帝,就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奪取天下的野心,必定會招致其他勢力的攻擊。孫權坐收江東,始終奉行劃江而治的原則,並沒有積極向北方用兵。孫權心理很明白,以他的能力以及實力,很難奪取天下,所以他的目標就是稱霸一方。孫權像勾踐一樣,一直隱忍,直到沒有危險時,他才公開稱帝。

其三,東吳內部整合問題。田餘慶先生曾說:「孫權遲回不進,除了山越不寧、外敵威脅等一般原因以外,我想不再是像曹操那樣畏名義而自抑,而是等待政權江東化進程的完成」。孫權要想政權穩固,必須得到江東士族的支持,所以他要整合江東士族的力量,讓他們支持自己的政權,只有這樣,才能坐穩皇位。

229年,47歲的孫權登基稱帝,改元黃龍。對此諸葛亮力排眾議,派衛尉陳震前往慶賀。雙方還再度結盟,並劃分了曹魏的疆土,「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然而,這個計劃並沒有實現,因為魏、蜀、吳三國都沒能統一,反而被西晉取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