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三國中第一謀士參謀,古今第一謀士參謀是誰?想必很多人會和讀者一樣,認為是諸葛亮。諸葛亮本躬耕於南陽,不求聞達於諸侯,也就是說,他早年的願望,只是想在亂世中謀得生存,當個隱士潦草一生就算了的,所以他稱為臥龍。
命運的安排,諸葛亮遇到了明主劉備,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間,諸葛亮為之感動,決定在亂世中走一遭,臥龍便開始騰飛。
諸葛亮對劉備的知遇之恩,是感激涕零。所以他傾盡畢生的心血,就為了達成「興復漢室,共創大業」的鴻圖事業,劉備義氣用事,為關公報仇,幾乎傾盡蜀國所有力量,與東吳對抗,打完三國第三大戰役夷陵之戰後,蜀國輸了,劉備很快便白帝城托孤,撒手人寰,留下諸葛亮一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夙願。
寫了出師表後,諸葛亮開始北伐,整個北伐過程,諸葛亮踐行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準則,最後活活將自己累死在北伐過程中。
諸葛亮死後,留下兩個計謀。
第一: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諸葛亮北伐遇到的最大敵人,便是司馬懿,雖然司馬懿拼智力,拼謀略鬥不過諸葛亮,但是司馬懿此人狡猾,他知道諸葛亮厲害,不敢與諸葛亮兩兵相接硬碰硬。當他得知諸葛亮累得喝不下半碗粥時,發現諸葛亮將不久於人世時,他即使是兵力佔有優勢,也一直堅守不出,他就默默等待諸葛亮死亡的消息。
總之,司馬懿這一波,玩得很穩。
諸葛亮也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他想到自已一旦死了,蜀中軍隊鬥不過狡猾的司馬懿,便下令在自己死後,全軍撤退。
如果,到時候司馬懿必將追上來,可用一個木頭,做個假諸葛亮,半路亮出,嚇走司馬懿。
果不其然,一切都按諸葛亮預想的發展,司馬懿追趕撤退蜀軍途中,遇到了假諸葛亮,嚇得撤馬就跑。
第二,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
諸葛亮也想到自己的身後事,他對自己後事的安排是: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句話有三層意思。四人抬棺,諸葛亮給自己安排一個簡樸的葬禮,只有四人抬棺,這樣並不會引起周圍人的主意。而且走的方向,只能是南,往北是曹魏,往東是東吳,往西有阻隔。
最關鍵的是繩斷下葬,繩子哪有那麼容易斷,即使這四個人抬上一年半載繩子也不會斷的。到時候這四個人實在走不動了,便會隔斷繩子回去覆命,這便給了劉禪殺死這四個人的理由了。
四個人死後,諸葛亮的墓葬在哪裡,天底下便無人知了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