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劉備貨幣貶值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劉備早年四處顛沛流離,曾攻取過許多地區和城鎮,都沒站穩腳跟。就算是荊州,還是從東吳「借」來的。只有在取得成都後,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大概也是過於激動,劉備在進成都之初,就幹了一件錯事——他的手下進城以後,急著跑到府庫去搶東西,沒時間辦正事。是劉備軍紀不嚴麼?並非如此。只不過,在圍攻成都時劉備曾與眾人約定「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就是說府庫裡的東西都歸大伙,我不要。沒有「約法三章」的約束,部下到了成都這樣的花花世界,當然「競取寶物」去了。
根據《華陽國志》記載,當時「蜀中豐富」,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繁華地區,成都又是無血開城,結果劉備統治下的益州居然出現了財政危機。
歸根結底,這還是因為劉備當上益州的新主人以後,犒賞手下文武百官過於大方了。據《三國誌》記載,劉備這次賞賜,出手極為闊綽。賞賜按功勞大小分不同等級,最高一檔4個人,分別是諸葛亮、法正、張飛和關羽,賞賜標準是:黃金500斤,白銀1000斤,錢5000萬,錦緞1000匹。金銀錦緞姑且不論,光是5000萬錢就是個天文數字。據東漢《食貨志》,漢桓帝時1石(120斤)米價格是50錢。漢代1斤相當於如今250克左右,1石即相當於現在60斤。5000萬錢能買6000萬斤米。按照如今的米價,一斤大米大概3.5元左右,5000萬錢換算過來,就能接近1.8億人民幣,絕對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可想而知,劉璋留下的府庫再豐盈,也經不起如此折騰。大量財富轉移到私人手中,政府財政出現了困難,甚至影響到軍隊建設,造成「軍用不足」。當時遠未天下太平,曹操已經兵進漢中窺伺巴蜀,「軍用不足」如何了得?
這個難題,在諸葛亮推薦的劉巴看來,卻是「易耳」。他給出的藥方,是「鑄直百錢」。也就是鑄造一種新的貨幣,1枚新幣等同目前市場上流通的100錢,然後「令吏為官市」,以行政手段強制推行。劉巴因此也得到了劉備的信任,後來劉備的各種文誥策命,大抵出於劉巴之手,便是一個證明。
用現代的話說,「鑄直百錢」其實就是當局故意實行貨幣貶值,通過增加貨幣投放建立起新的物價秩序,順便收割民間財富。這是一副作用很大的「猛藥」,也絕不是百試百靈。但對與曹操爭奪漢中已經迫在眉睫的劉備集團來說,「數月之間,府庫充實」的結果,比這些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