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操評價最高的虎將,最後結局卻十分窩囊,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他不是別人,正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徐晃,字公明,原是楊奉麾下,後來得到曹操的欣賞,被曹操用計收服,開始為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然而,他的結局,卻有些令人「不忍直視」。這是怎麼回事呢?徐晃最後一次出場,是小說第九十三回中。當時諸葛亮聯繫曾叛蜀降魏的孟達,邀其舉兵,剛剛被重新啟用的司馬懿,得到消息之後,想在到前線抵禦諸葛亮之前,先將孟達擒殺。右將軍徐晃遇到司馬懿之後,自請為先鋒,隨司馬懿一起前往了,孟達所在的新城。
原文道:「孟達登城視之,見一彪軍,打著『右將軍徐晃』旗號,飛奔城下。達大驚,急扯吊橋。徐晃坐下馬收拾不住,直來到壕邊,高叫曰『反賊孟達,早早受降!』達大怒,急開弓射之,正中徐晃頭額,魏將救去。……卻說徐晃被孟達射中頭額,眾軍救到寨中,取了箭頭,令醫調治;當晚身死。」每每讀至此處,相信很多人在唏噓,徐晃一代著名將領,卻死於一個反覆小人手中之餘,也會覺得徐晃中箭身亡一事,太過不可思議,畢竟他面對的並非亂箭,而是孟達射出的一支箭,而且他大約也有閃躲,或將箭拔落的時間,可是他偏偏就被射中了要害,而且丟了性命。
眾所周知,在演義中,武將的能力大多數情況下,都以個人武藝為衡量標準,而徐晃的武藝,並不足以支撐他成為一流著名將領。例如,被關羽秒殺的顏良,能用二十回合擊敗他;面對關羽,三合而心怯的文丑,也讓他覺得無力戰勝;他與張郃合兵一處,夾攻黃忠,不能取勝,遇上趙雲,更是真接避戰;甚至關羽手臂中箭,傷勢未癒,戰力受到了嚴重影響,他與其大戰八十餘合,也僅是打了個平手,未能取勝。
但是真實歷史上,他的能力卻非常卓越,拋開他前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的戰功不談,單說他獨當一面的戰績——潼關之戰,曹操受到韓遂、馬超等人的攻打,又無力渡河,徐晃率四千精兵,「作塹柵未成,賊梁興夜將步騎五千餘人擊晃,晃擊走之,太祖軍得渡」;漢中之戰,劉備派陳式等人截斷馬鳴閣道,徐晃將其擊敗,斬殺掉劉備不少兵馬。
之後的襄樊之戰,關羽圍曹仁、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他僅率一支新兵,而對關羽親自率領的五千精兵,「晃擊之,退走,遂追陷俱入圍 ,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意思是說,關羽軍大敗,徐晃殺入了敵軍的防禦設施之內,迫得關羽軍投沔水自盡。也正是因為此戰,他一戰成名——曹操評價他說,「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
意思是說,在曹操看來,能夠正面擊敗敵軍,並衝破敵軍的鹿角,長驅直入的著名將領,自古以來便絕無僅有,徐晃的用兵能力,比起以兵法著稱的孫武、穰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曹操一生,對武將最高的評價,畢竟在他眼中,就算驍勇的許褚,也僅是相當於樊噲,用兵巧變的張郃,也僅是被類比為韓信,只有徐晃在他眼中,是古代的著名將領也不能相比的。
只可惜,徐晃的真實能力,在演義中被全面削弱,還被安上了一個窩囊至極,甚至有些狗血的結局,實在令人唏噓。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三國誌》《三國誌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