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的制鹽業究竟如何?對蜀漢政權的鞏固有什麼意義?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國的制鹽業究竟如何?對蜀漢政權的鞏固有什麼意義?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三國網小編帶來的三國時期的蜀國政權的制鹽業。

眾所周知,今日四川自貢、儀隴、邛崍、蓬溪一帶的制鹽業十分發達,在抗戰時期的自貢更是承擔了大後方主要的食用鹽和工業鹽供給,對抗日戰爭的勝利有重要的貢獻。那在古代,尤其是三國時期的蜀國政權的制鹽業究竟如何呢?對蜀漢政權的鞏固有何意義呢?

自貢舊式制鹽一景

西晉左思在《文選·三都賦·蜀都賦》中曾對蜀地的制鹽業有過十分生動的描繪:「火井沈熒於幽泉,高焰飛煽於天垂。」「火井」就是「鹽井」的意思,左思深刻描繪了蜀地制鹽業的發達。張華也在《博物誌》中描繪了蜀地的制鹽業:「臨邛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井在縣南百里。昔時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執盆蓋井上煮鹽,得鹽。入於家火即滅。」相比於左思,張華的描繪顯然更為生動和完整,對制鹽的產地和制鹽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二者所描繪的蜀地制鹽都表明了蜀地制鹽業的繁盛,成了蜀地的一個代表特徵之一。

《三都賦》

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工業上的重要原料,鹽是維持人體活力的必需品,更具有重要的醫用價值,對國計民生具有重要意義,那制鹽業就需要作為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重中之重的基業。也因為鹽是生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鹽的商業價值非常巨大,可以想像蜀地制鹽業背後所隱藏的巨大產業鏈和經濟價值,為蜀國政權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若是沒有蜀地制鹽業的發達,諸葛亮的多次北伐無法得到有力的經濟支撐,蜀國政權更無法存在如此之久。三國時期的蜀國政權的制鹽業還待考古的進一步發掘和相關研究,以期還原蜀國政權的制鹽業的全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