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諸葛亮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發生在張飛前往耒陽縣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龐統、張飛和孫乾。原文如下:
孫乾曰:「龐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輕忽。且到縣問之。如果於理不當,治罪未晚。」飛乃入縣,正廳上坐定,教縣令來見。統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飛怒曰:「吾兄以汝為人,令作縣宰,汝焉敢盡廢縣事!」統笑曰:「將軍以吾廢了縣中何事?」飛曰:「汝到任百餘日,終日在醉鄉,安得不廢政事?」統曰:「量百里小縣,些小公事,何難決斷!將軍少坐,待我發落。」隨即喚公吏,將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
吏皆紛然繼抱案捲上廳,訴詞被告人等,環跪階下。統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曲直分明,並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投筆於地而對張飛曰:「所廢之事何在!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飛大驚,下席謝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於兄長處極力舉薦。」統乃將出魯肅薦書。飛曰:「先生初見吾兄,何不將出?」統曰:「若便將出,似乎專藉薦書來干謁矣。」飛顧謂孫乾曰:「非公則失一大賢也。」遂辭統回荊州見玄德,具說龐統之才。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龐統離開江東來到荊州。劉備見其長相醜陋,心中不悅,將龐統打發到耒陽擔任縣令。龐統認為劉備怠慢自己,心中非常不滿,於是在就職後整日飲酒,不理政務。劉備派張飛與孫乾前往耒陽調查,龐統於一日之內處理完百餘日的公務,且分毫不差。此舉令張飛非常欽佩。張飛返回荊州後,在劉備面前大讚龐統。劉備這才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連忙將龐統請到荊州當面道歉,並將其任命為副軍師中郎將。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龐統口中的「衣冠不整」, 意為穿戴不夠整齊。也形容人十分狼狽或困苦之狀。
小說中提到的劉備任命龐統為耒陽縣令的故事情節,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不過,龐統並未有過在張飛面前展示才華的機會,而是因治理不善直接被劉備免職。《三國誌·龐統傳》載:「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後來魯肅寫信給劉備,認為龐統非百里之才,建議劉備要重用龐統。諸葛亮得知龐統被罷官的消息後,也在劉備面前誇讚龐統的才能。劉備這才再次與龐統見面,經過一番交談後,劉備終於意識到自己看錯了龐統,便將其任命為治中從事、軍師中郎將一職。龐統這才有了展示才華的機會。
說完了這一事件的歷史本來面目,再來談談小說中的這一故事情節。按照小說的描述,龐統來到荊州面見劉備前,曾在江東與諸葛亮有過一次會面。諸葛亮當時表示:「吾料孫仲謀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來荊州共扶玄德。此人寬仁厚德,必不負公平生之所學。」而在龐統臨行之際,魯肅也寫了一封推薦信給龐統,想讓龐統到了荊州後交給劉備,目的是讓劉備能重用龐統。
既然有兩封這麼關鍵的信件在手,龐統為何不直接將信件交給劉備呢?理由很簡單,龐統不想靠別人的推薦來獲得劉備的青睞,而是想憑借自己的本事來獲得劉備的欣賞。只可惜劉備以貌取人,差點就錯失了龐統這個罕見的人才。不過,細細想來,雖然劉備在龐統的問題上處理不妥,但諸葛亮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劉備與龐統見面後的態度來看,劉備的關注點只有龐統的長相,雖說久聞龐統的大名,卻不知道龐統的能力如何。這就說明諸葛亮根本就沒有告訴劉備龐統曾經獻出連環計,使得曹操將戰船連在一起,導致了最終赤壁之戰的慘敗。也正是由於諸葛亮的這個失誤,劉備才會冒失地任命龐統為縣令。如果諸葛亮之前就將連環計之事告訴劉備,劉備就會對龐統委以重任,也就沒了後來耒陽縣之事。
在小說第六十三回中,諸葛亮派人從荊州送信給劉備,叮囑劉備在雒城之戰中謹慎從事,龐統卻產生了另外的想法。書中提到:「龐統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龐統為何會產生「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這樣的想法呢?顯然是對當年諸葛亮沒有事先告訴劉備自己的才能而趕到耿耿於懷,認為諸葛亮當年的舉動是故意為之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在劉備集團的地位。這正是這個想法導致龐統命喪落鳳坡。
參考書籍:《三國誌》、《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