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本三國演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成了軍師、謀士參謀的象徵性人物,但無所不能的諸葛亮加上武功超強的張、關、趙、馬、黃等猛將為何最終沒能幫助劉備統一天下呢?而是讓天天上當受騙,滿地逃跑的曹操佔了先機,最終由他所創建的軍團實現了一統中國的大業(曹魏是滅了,但那只是政變,實際上最終三國還是曹魏的軍隊笑到了最後)。其實在曹操的陣營,在他的智囊團中,也不乏諸葛亮式的人物,今天我們說的荀彧、荀攸、郭嘉、賈詡這四大謀士參謀。他們輔佐曹操統一北方,建立了殊勳,既替曹氏奠定了基業,他們的功績也許並不比諸葛亮差多少。
郭嘉的智謀(確切的是爭王霸天下的智謀術)在曹營是出類拔萃,他足智多謀,屢出奇計,替曹操規劃滅呂布,破劉備,斗二袁,討烏恆,為統一北方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郭嘉多謀善斷在幫助曹操平定北方時多有功績,郭嘉向曹操進言「急攻呂布」。「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身為驍勇善戰一代著名將領,卻在郭嘉言下被當作北征袁紹路上忙裡偷閒順手搞定的小角色,事實也證明,曹操「征呂布,三戰破之」。英雄人物馳騁風雲的外表之下究竟有幾斤幾兩,都逃不過郭嘉明澈的雙眼。就連陳壽也在《三國誌。郭嘉傳》中也大拍馬屁,美言曰:「國亂思良將,家貧念賢妻」,赤壁若有郭嘉,怎使曹公至此耶?曹操對他的病故也是異常的悲痛:「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十一年間兩封侯,遺計定遼鬼神愁。運籌帷幄決千里,江山已定尚溫酒。
曹操稱荀彧為「吾之子房」,每每出征荀彧留守後方,「常居中持重」。經常與曹操縱論時局,制定戰略,起謀善計,無不言中,使得曹操的事業迅速發展。公元196年荀彧建議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一著高棋。從此,曹操在政治上居高臨下,天下無敵。公元200年袁曹官渡決戰,兩軍相持半年之久,處於僵持狀態。曹軍缺乏糧食,使得曹操失去了信心,打算退軍。多虧荀彧指出:「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還指出正是「用奇之時,不可失也」。曹操深然其計,奇襲烏巢袁軍屯糧,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荀彧從公元191年到213年,前後23年在曹操營壘中出謀劃策,主持防務,舉薦賢才,所立功勳,卓越無比。曹操曾高度評價荀或的功勞,說:「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又說:「謀殊功異,臣所不及也。」可見他對荀彧的肯定。
曹操稱荀攸為「非常人也」。曹操出征,荀攸為扈從軍師,不離左右。曹操東征呂布,圍下邳不克,孟德欲返,攸與之言: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破也。(不久擒呂佈於白門樓)。白馬之戰,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袁紹引兵至黎陽,曹操欲北救劉延,荀攸日:「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至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廖廖數語,斷送了顏良性命)荀攸連出奇計,薦徐晃截擊袁紹糧餉,燒其輜重;與賈詡兩人向曹操畫計襲烏巢,大破袁紹軍。曹操在官渡贏得勝利,荀攸為前線第一謀主。
曹操稱讚荀攸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曹操視荀攸為社稷之臣也。
賈詡是在官渡之戰前夕才納入曹營的,大戰開始袁紹圍太祖於官渡,太祖糧方盡,問詡計焉出,詡曰:「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曹操曰:「善。」乃並兵出,圍擊紹三十餘里營,破之。紹軍大潰。賈詡最出名的就是用離間計把馬超和韓遂的十萬多西涼聯軍秋風掃落葉是的掃回老家去了,僅次一計就奠定的他在曹營的地位了,以至於連曹操選繼承人都要問問自己,賈詡只說了一句:「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
一句話就把太子的位置給了曹丕,曹丕馬上報答了他,賈詡的下場也是最好的。位列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