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真實樣子,跟我們現在的車有什麼不同?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真實樣子,跟我們現在的車有什麼不同?

看過三國演義,我們都瞭解到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發明製造的。諸葛亮製作木牛的目的是通過車輛難以通行的棧道。棧道上為什麼車通不過去呢?是因為棧道的路太陡,非常曲折,有台階;這是棧道區別其它道路的地方。而棧道上的很多路段是可以通過車輛的,那麼要解決棧道上運輸糧食的最佳方案是,保持優點,改進缺點,做一輛車,使其能克服棧道的陡、曲折、台階,能在棧道上通過,往前線運輸糧食的難題也就解決了。

三國中有諸葛亮製造木牛流馬的描述:忽一日,長史楊儀入告曰:「即今糧米皆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運謀多時也。前者所積木料,並西川收買下的大木,教人製造木牛流馬,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絕也。」眾皆驚曰:「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製造,尚未完備。吾今先將造木牛流馬之法,尺寸方圓,長短闊狹,開寫明白,汝等視之。」眾大喜。

  緊接著介紹了製造木牛之法: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造流馬之法: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眾將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諸葛亮集》中也有一段文字:「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人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豐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助,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鞭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這段記載,儘管對木牛形象作了描繪,但是,具體的描繪,以及原理就不得人知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構造。

在四川省博物館文物中,專家將3000多塊碎陶片復原成一輛完整的三輪馬車,該車的斷代在東漢與三國之間。許多人認為就是歷史上傳說的諸葛孔明的木牛流馬。這輛是一件殉葬品,只有實物三分之一大。高1.15米,車廂高1米,全長2.56米。該車有很多先進之處。首先,一般馬車只有兩個輪子,這樣,馬不僅要費力拉車,還要承擔車身的重量;而三輪馬車的出現減輕了馬的承重負擔,增加了馬車的穩定性,讓它的牽引力更大,從而運送更多更重的貨物。

其次,傳統二輪馬車的車身和馬之間靠「轅」連接,「轅」」的長度注定了馬車轉彎半徑大,不適合在狹窄的山路上行走;而三輪馬車在前面的輪子和後面的車廂之間有個「轉向器」,適合在狹窄山路上轉彎。說白了,就是類似於今天拖拉機的樣子。只是動力變成了人力。四輪變成了三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