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著過人的智慧,但卻被羅貫中神化了,被當成了妖魔和神靈。自《三國演義》問世以來,諸葛亮一度成了智慧的化身。《三國演義》裡籠罩在他頭頂的光環,把他神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賢相」,羅貫中不僅賦予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濟世救民再造盛世的雄心壯志,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事。但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卻並沒有那麼偉大,初出茅廬之後,他並沒有立刻成為蜀漢——劉備集團中的核心人物。儘管劉備曾說:「吾得孔明如魚得水,」但諸葛亮真正成為蜀國的最高決策人,卻是在劉備去世後。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但並不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
蜀國得到諸葛亮,是得到了一條龍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末年,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宦家庭。諸葛亮的父親諸葛曾在離家鄉不遠的泰山郡任郡丞。史書記載:諸葛珪娶章氏為妻,生有三男兩女。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幼子諸葛鈞。
諸葛瑾和他的弟弟諸葛亮,以及堂弟諸葛誕,同時具有響亮的聲名,各自為一個國家服務。當時人們評價說:蜀國得到諸葛亮,是得到了一條龍;吳國得到諸葛瑾,是得到了一隻虎;魏國得到諸葛誕,是得到了一隻狗。
諸葛亮很小的時候,父母雙親就先後離開了人世。他們兄妹幾個只好投靠叔叔諸葛玄。諸葛玄是一位交遊廣泛的名士。他既有名士的學識,也有名士的眼光,在他年輕時結交的朋友中,有兩位後來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那就是袁術和劉表。袁術為了繼續擴大地盤,任命諸葛玄為豫章郡太守(今天江西南昌一帶)。可是諸葛玄到任以後,朝廷不承認袁術的任命,另派一個名叫朱皓的人來做豫章太守。無奈之下,諸葛玄只好去荊州投奔好朋友劉表。
幾年後,17歲的諸葛亮開始隱居南陽,半耕半讀。他博覽群書,勤於思考,廣泛地接觸社會,拜師訪友,得到了當時名士司馬徽和龐德公等人的讚賞。這一時期,諸葛亮結交了一位很特別的朋友,名叫黃承彥,並娶其女為妻。黃承彥和劉表是連襟,當年,荊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人物蔡瑁把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也就是說,劉表現在不僅僅是諸葛亮叔叔的好朋友,還是自己妻子的姨父,關係更進了一步。而在荊州擔任重要軍事職務的蔡瑁則成了諸葛亮妻子的舅舅。
子的舅舅。有了黃承彥這層關係,諸葛亮與荊州政界和軍界人士的接觸就更進一步了。通過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諸葛亮能夠更迅速地瞭解時局的發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以及當時各政治集團的內幕活動等情報信息。這些情報信息對於正在密切關注時局、分析時局發展方向的諸葛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時劉備屯兵新野,三顧茅廬後,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劃案《隆中對》,就是他此前對天下形勢進行充分的瞭解和正確分析之後而形成的一整套戰略思想,初步形成了聯吳抗曹的戰略構想。
劉備聽後大喜,於是請諸葛亮出山。此時的劉備並沒有像演義中那樣重用諸葛亮。只不過當作一名參謀而已出使東吳、成就吳蜀聯盟,首速奇功。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劉表病死。劉表的兒子劉琮投降曹操。劉備只好率兵逃往江夏。這時東吳的魯肅,想聯合劉表共同對抗曹操,但劉表已死,劉琮已降。於是來到劉備這裡,要和劉備聯合抗曹。這時,諸葛亮迎來了出山後的第一個任務:出使東吳。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年輕時重點研究儒家經典,以孝順而聞名。後來他避亂江東而被孫權重用,並逐步陞遷到東吳的最高軍事職務——大將軍。諸葛亮到東吳後,勸服了孫權,成功地完成了使命,並立刻回到劉備身邊。這裡,雖說沒有《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些故事,但吳蜀聯盟指導思想的確立和形成,諸葛亮確實功不可沒。
在這一時期,對天下大勢的把握,諸葛亮與同為三國謀士參謀的周瑜、魯肅、司馬懿相比,顯然略高一籌。與他齊名的龐統相比,更能看出二人的高下。雖然水鏡先生說:「伏龍、鳳稚,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但他說的重點是諸葛亮。諸葛亮高於龐統的高明之處不單在於謀略才華,更重要的在於品德和胸懷。龐統心懷私念,驕兵輕放,急於求成,鑄成大錯。諸葛亮無私奉獻,謙虛謹慎,善於博采眾長,融化於膽識之中。正是這些品格使諸葛亮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政治家。
周瑜火燒烏林之後,曹操北歸。東吳乘機奪取南郡和江夏。劉備則取下了荊南四郡。這時的諸葛亮得到了劉備的越級提拔,迎來了第一個職務:軍師中郎將。(越過督尉、校尉兩級)劉備打下四郡後派諸葛亮處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的徵集稅收和調運軍糧工作,為時2年。諸葛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為他以後成為蜀國的丞相奠定了基礎。
善理內政,不擅軍事謀略
公元211年,劉備入川。成都平定之後,劉備對屬下將領大加封賞。加封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劉備征漢中時,諸葛亮留守成都。足食足兵,為劉備提供了強大的後勤支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封諸葛亮為丞相。後劉備東征東吳,兵敗。退走白帝城,托孤於諸葛亮等後,去世。諸葛亮這時才真正走上了歷史的舞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時的蜀國由於連年征戰國力匱乏。這個時候表現出諸葛亮極高的政治、外交水平。他做了以下幾件事情。一是修補與東吳的外交關係,二是平定南方叛亂,三是發展經濟(對農民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社會得以安定)。
幾年以後蜀國國力強盛。諸葛亮於是準備北伐。正史記載諸葛亮善於經營內政,能力超群,但並不精通軍事謀略,也不善用兵。陳壽《三國誌》評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長與?」《三國演義》中所有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如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在所有的史書中,都找不到相關的記載。
公元228年冬天,蜀國丞相諸葛亮統帥10萬大軍出征北伐,他們包圍了魏國邊境上的小城陳倉。當時,陳倉的魏國守軍僅有1000人左右。在兵力百倍於敵軍的情況下,諸葛亮派人去勸降城內的守軍,沒想到遭到嚴辭拒絕。很快,慘烈的攻城戰開始了。蜀軍用盡了當時所有的攻城方法,晝夜攻打二十多天,傷亡慘重,卻毫無進展。最終魏國主力前來救援,蜀軍只好撤退回國。十萬大軍居然攻不下一座千人守衛的小城,這是諸葛亮軍事生涯中的一段真實歷史。很顯然,這與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故事大相逕庭。
此伐中原,勞而無功,鞠躬盡瘁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睿繼位,局勢動盪。諸葛亮認為北伐的機會到來了。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派趙雲等少量軍隊,由斜谷北上,揚言攻取魏國在關中後勤基地縣。諸葛亮主力則向西攻入隴右(包括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投蜀。蜀軍迅速佔領隴右大部分地區。並攻打隴西郡和上邽。這時諸葛亮的大本營在西縣。
魏國也做出相應部署。派曹真抵禦趙雲。張郃帶5萬騎兵晝夜兼程,突破街亭救援被圍的隴西和上。諸葛亮兵力約10萬。兵力分散為幾支,一支攻打隴西,一支攻打上,還有三支防守天水、南安、武都三郡,最後一支部隊在西縣作為預備隊。這時諸葛亮必須在街亭擋住張郃的進攻,否則可能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之中。於是派出1.2萬人防守街亭,守將就是鼎鼎大名的參軍馬謖。結果馬謖丟失街亭,蜀軍不戰自走,退回漢中。
公元228年冬,蜀軍翻越秦嶺進攻關中的陳倉,久攻不下。糧草難以維持,最終退回蜀國。公元229年(幾個月後)蜀軍再次進攻隴右,佔領了武都和陰平。公元231年,諸葛亮再次進入隴右。攻佔祁山,向上推進。這時的敵人就是司馬懿。司馬懿不敢交戰。諸葛亮後撤引誘魏軍,但司馬懿只是遠遠尾隨蜀軍部隊。但最終魏蜀兩軍還是有了一場大戰。蜀軍大勝。司馬懿堅守不出。蜀軍糧盡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