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劉備的故事,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劉備當然有兒子,除了早夭的劉理和完全不出名的劉永,大兒子阿斗先生劉禪可是非常出名的,畢竟在小學課本中貢獻了「樂不思蜀」一詞,功勞還是大大的。
這阿斗是什麼水平呢?就像開篇段子裡面說的,劉備都不好意思提起他。或許像劉備這麼厲害的人,小的時候就看出了阿斗難堪大用,從而被《三國演義》吹得如此宅心仁厚的他才會幹出摔殺親兒子這件事。
曹操曾經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句話看似是曹操誇孫堅的兒子厲害,實際上放到劉備那兒就是在打劉備臉。畢竟曹操一大堆子女,並且一個比一個厲害。
這是羨慕嗎?這是客氣,你兒子厲害,我兒子也不差,我不羨慕你,但是我承認你的兒子也很優秀。
但劉備是真的羨慕曹操和孫堅啊!他有兒子,但有和沒有並沒有什麼區別。
看看人家曹操:曹丕、曹植、曹沖…….。
看看人家孫堅:孫策、孫權……。
再看看自己的阿斗,哎呀——不敢看,辣眼睛!
那麼回到問題的關鍵:作為三國三大梟雄之一,劉備分得天下三分之一,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是做不到的。
那麼為何偏偏只有他的兒子要智慧沒有智慧,要能力沒有能力呢?
愛因斯坦說過:這世界沒有所謂的天才,大多數天才都是1%的智慧加上99%的汗水。
大家別看史載中說曹丕出生時一團祥雲蓋在曹府的天空上,實際上這都是不存在的事情。比如史官說劉邦出生時,一條金龍飛到他母親的肚子,這種事情可以偏偏當時的人,難道我們能真的相信?
大部分的孩子一出生下來都沒有什麼兩樣,智商的高低大概率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出入。
那麼最終影響到一個孩子是否成材,其實和教育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
教育環境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孟母三遷的故事不用不二多說了吧!
同樣是梟雄的後代,曹丕5歲時曹操就找到教頭教他弓馬騎射,從而在史書上留下了這樣一筆記載:時年五歲,教余學射,六歲而知射,教餘騎馬,八歲而能騎射也!
曹丕八歲時已經學會騎射,想想我們八歲還在玩泥巴!
而曹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想想我們十歲背個短文都非常吃力。
再說江東霸主孫策,十來歲就跟著他父親孫堅一起打黃巾軍。
再說孫權,小小年紀就能和劉表一論天下,耍得劉表團團轉!
當曹操和孫策的兒子都在接受優質教育的時候,劉備的兒子阿斗在幹嘛?
在忙著跑路,被他老爹拋棄,成為了一個棄子,教育自然跟不上。
同樣是自己的孩子,曹操和孫策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劉備對阿斗則沒有那麼重視。
在《三國演義》長阪坡一戰中,劉備把他夫人和兒子給弄丟了,趙雲幾番出入曹營才把阿斗給救了回來。
這劉備不止沒有抱著幸運歸來的兒子當個寶,反而當著將士的面把阿斗給摔在了地上。
這裡面反應了一個事情,劉備認為兒子沒有手下大將的命重要。
看吧!這就是創業者和已經是集團負責人的差別,曹操和孫策已經穩固了自己的勢力集團,開始對自己的後代進行精英教育,希望未來自己子孫能夠有出息,好接自己的班。
而劉備是個妥妥的創業者,吃了上頓沒下頓,能不能創業成功都沒個准,自然不敢分出精力資源來對下一代進行精英教育。
等他創業成功了以後,想起來也該培養兒子接自己班了,可此時阿斗已經長大,錯過了童年時期最基礎的教育。
他和曹操的兒子、孫策的兒子之間的差距自然就大了!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四五歲就上學的孩子和一個十幾歲才上學的孩子,成長的路線自然不一樣。
就像我們現在說的:輸在了起跑線。
當然,這裡不是鼓吹你輸在了起跑線上了,你的人生就會絕對性的輸!
只是說,你輸在了起跑線上,你想贏,你得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加巨大的艱辛。
之前網上一直瀰漫著一種風氣叫做:讀書無用論!
那些勸大家進行佛系育娃的人,往往給大家說什麼這個富豪沒有上過大學,這個成功人士小學畢業。